2023年寒露节气在什么时候【经典20篇】
立春的“立”表示开始,“春”表示季节,故立春有春之节气已开始之意。那么2023年寒露节气在什么时候是什么呢?这次小编给大家整理了2023年寒露节气在什么时候,供大家阅读参考。
浏览
2053文章
1000二十四节气养生之寒露饮食原则
全文共 2186 字
+ 加入清单柿子是寒露常见的食物,但又不是什么都能混着吃,不宜同食含纤维素较多的蔬菜等食物,患有慢性胃炎者、消化不良等胃功能低下者、胃大部切除和糖尿病人不宜食用。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二十四节气养生之寒露饮食原则,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寒露是哪个季节
寒露是秋季。寒露的时间大约在每年的10月8日或9日,在立秋之后,立冬之前,所以寒露是属于秋季,寒露过后就是霜降了。
寒露饮食习俗
芝麻
寒露到,天气由凉爽转向寒冷。根据中医“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四时养生理论。这时人们应养阴防燥、润肺益胃。于是,民间就有了“寒露吃芝麻”的习俗。在北京,与芝麻有关的食品都成了寒露前后的热门货,如芝麻酥、芝麻绿豆糕、芝麻烧饼等。
芝麻分为白芝麻、黑芝麻。食用以白芝麻为好,药用以黑芝麻为好。白芝麻通常称为“芝麻”,而“黑芝麻”的“黑”字是不能省略的,也不是多余的。
花糕
由于天气渐冷,树木花草凋零在即,故人们谓此为“辞青”。九九登高,还要吃花糕,因“高”与“糕”谐音,故应节糕点谓之“重阳花糕”,寓意“步步高升”。花糕主要有“糙花糕”、“细花糕”和“金钱花糕”。
柿子
民谚有“立秋核桃白露梨,寒露柿子红了皮。”软糯的柿子等到秋天才成熟,果味甘涩、性寒,入肺、脾、胃,清热润肺。其所含的维生素及糖分要高出一般水果一到两倍。可以养肺护胃,清除燥火,经常食用能够补虚、止咳、利肠、除热。
饮寒露茶
人说“一年之茶在于秋”,在这秋意渐深的天气里,闲下来时捧一杯热茶,暖身又暖心,而寒露节气就该喝一杯寒露茶。
所谓寒露茶,乃是指寒露节气前三天和后四天所采之茶,也叫做“正秋茶”。寒露时节,坚持合理饮茶品茶,既可温暖滋养身心,又无燥火袭人之扰,既能御寒暖身,又可养胃助消化、预防感冒等疾病,保健功效相当强大,大家不妨尝试。
螃蟹
寒露的一大习俗是吃螃蟹。古人诗日:“九月团脐十月尖,持螯饮酒菊花天。”民间也有“九雌十雄”的谚语。蟹肉质细嫩,味道鲜美,为上等名贵水产。
螃蟹的营养也十分丰富,蛋白质的含量比猪肉、鱼肉都要高出几倍,钙、磷、铁和维生素A的含量也较高。
中医认为,河蟹性寒,味咸,具有清热散结、通脉滋阴、补益肝肾、生精益髓、和胃消食、散热通络、强壮筋骨等功效。煮螃蟹以清蒸最原汁原味,营养价值高。
菊花酒
寒露与重阳节接近,此时菊花盛开,为除秋燥,某些地区有饮“菊花酒”的习俗,这一习俗与登高一起,渐渐移至重阳节。菊花酒是由菊花加糯米、酒曲酿制而成,古称“长寿酒”,其味清凉甜美,有养肝、明目、健脑、延缓衰老等功效。
寒露古诗
《八月十五夜桃源玩月》唐代: 刘禹锡
尘中见月心亦闲,况是清秋仙府间。
凝光悠悠寒露坠,此时立在最高山。
碧虚无云风不起,山上长松山下水。
群动悠然一顾中,天高地平千万里。
少君引我升玉坛,礼空遥请真仙官。
云拼欲下星斗动,天乐一声肌骨寒。
金霞昕昕渐东上,轮欹影促犹频望。
绝景良时难再并,他年此日应惆怅。
《巽公院五咏》唐代: 柳宗元
净土堂
结习自无始,沦溺穷苦源。
流形及兹世,始悟三空门。
华堂开净域,图像焕且繁。
清冷焚众香,微妙歌法言。
稽首愧导师,超遥谢尘昏。
曲讲堂
寂灭本非断,文字安可离!
曲堂何为设?高士方在斯。
圣默寄言宣,分别乃无知。
趣中即空假,名相与谁期?
愿言绝闻得,忘意聊思惟。
禅堂
发地结菁茆,团团抱虚白。
山花落幽户,中有忘机客。
涉有本非取,照空不待析。
万籁俱缘生,窅然喧中寂。
心境本同如,鸟飞无遗迹。
芙蓉亭
新亭俯朱槛,嘉木开芙蓉。
清香晨风远,溽彩寒露浓。
潇洒出人世,低昂多异容。
尝闻色空喻,造物谁为工?
留连秋月晏,迢递来山钟。
寒露风是什么意思
秋季冷空气侵入后引起显着降温使水稻减产的低温冷害。在中国南方,它多发生在“寒露”节气,故名“寒露风”寒露风是南方晚稻生育期的主要气象灾害之一。每年秋季“寒露”节气前后,是华南晚稻抽穗扬花的关键时期,这时如遇低温危害,就会造成空壳、瘪粒,导致减产,通常称为“寒露风”。寒露节气(10月上旬)前后,正值晚稻抽穗扬花时期,如果这时一连三天或二天以上日平均气温降至22℃以下,则会造成晚稻空壳、瘪粒,导致减产。因降温时一般都伴有偏北大风,当地俗称“寒露风”。
二十四节气养生之寒露饮食原则
多吃山药、莲藕等“根”菜
寒露节气养生保健不妨多吃些山药、莲藕等“根”菜。山药既是中药,也是美食,是大家熟悉的滋补珍品。
多吃含水分多的水果
室内要保持一定的湿度,注意补充水分,多吃雪梨、香蕉、哈密瓜、苹果、水柿、提子等水果。
少食辛辣刺激、香燥、熏烤食物
在饮食上还应少吃辛辣刺激、香燥、熏烤等类食品,宜多吃些芝麻、核桃、银耳、萝卜、番茄、莲藕、牛奶、百合、沙参等有滋阴润燥、益胃生津作用的食品。
寒露时节养生喝菊花酒
寒露与重阳节接近,此时菊花盛开,为除秋燥,某些地区有饮“菊花酒”的习俗,这一习俗与登高一起,渐渐移至重阳节。菊花酒是由菊花加糯米、酒曲酿制而成,古称“长寿酒”,其味清凉甜美,有养肝、明目、健脑、延缓衰老等功效。
寒露时节养生朝盐晚蜜
寒露是热与冷交替的秋季的开始。在秋天里,秋燥是让人烦恼的一件事。养生专家提出,对付秋燥的最佳饮食良方就是:“朝朝盐水,晚晚蜜汤”。发现皮肤越来越干燥,不少人以为,只要多喝水,就可以补充水分啦。真相却是,光喝白开水,水分反而易流失。
不过,如果在白开水中加入少许食盐,情况就大不同了,这种方法,与补充生理盐水是一个道理。天喝点盐水,晚上则喝点蜜水,这既是补充人体水分的好方法,又是秋季养生抗拒衰老的饮食良方,同时还可以防止因秋燥而引起的便秘。
更多相似文章
篇1:狗狗什么时候可以吃幼犬粮、成犬粮、老年犬粮
全文共 479 字
+ 加入清单狗狗
狗狗什么时候可以吃幼犬粮、成犬粮、老年犬粮?要为你爱犬选择一种最适合的狗粮,首先要对狗粮的分类有清晰的认识。
一般来说,狗儿在1岁之前可以让它吃幼犬粮(部分小型犬也可以8个月开始吃成犬粮,而大型犬可以吃幼犬粮到1岁),1岁之后可以吃成年犬粮,7岁后应该喂以老年犬粮。
狗粮根据含水量的不同可分为几种:硬型狗粮的水分含量在10%以下,大多呈固体块状,所含营养成分较丰富,属于最为普通的一种类型。中软型狗粮也称为半熟型狗粮,含水量约为30%左右,因为较软,适合于幼犬和老犬食用;软型狗粮中水分占70%以上,用肉、鱼加工成肉泥状,俗称美食型专用狗粮,做成罐头,可以临时保管。而这几种狗粮都有许多不同的口味以供选择。
而在狗儿的某些特殊时期,如生病、怀孕时,则需要选择处方狗粮,所谓处方狗粮,指针对不同病情,狗粮中添加不同的营养成分,以协助治疗、协助狗狗尽快恢复健康的特殊狗粮。
如今市面上见得最多的,是针对好吃懒做的肥狗的减肥狗粮。另外,还有针对胃肠道疾病、心血管疾病、癌症和新生肿瘤、口腔疾病和尿结石等各种疾病的处方狗粮。
篇2:狗狗在吃便便的时候不感觉臭吗 为什么会吃?
全文共 589 字
+ 加入清单有老话说狗改不了吃屎,就有人好奇狗狗在吃便便的时候不感觉臭吗?它们吃便便的时候是不是会觉得臭这个问题的答案是否定的,毕竟狗的嗅觉和人的嗅觉并不一样的,不过现在很多家庭样的宠物狗其实都是不会去吃便便的,而如果你家养的狗有吃便便的习惯,那就要看看是不是养狗的时候出现了问题。
狗狗在吃便便的时候不感觉臭吗?为什么会吃?
一、没吃饱
虽然现在大家养的狗很少会出现吃不饱的情况,但是也有一些人家并不会让自己养的狗吃饱,而便便中有一些没有消化掉的食物纤维在里面,狗狗闻上去就会觉得这是食物,是可以填饱肚子的,于是就有了吃便便的行为。狗狗在吃便便的时候不感觉臭吗?其实并不会,它们闻到的味道只是食物的味道,并不会觉得便便会臭。
二、长了寄生虫
对于狗狗来说,寄生虫的问题是一直都存在的,当它体内出现了某些寄生虫之后,这些虫会让狗狗觉得很饿,大家在喂了足够的食物之后它还是觉得自己很饿,在这样的情况下它就会跑去吃便便了。而要解决这个问题也很简单,那就是让狗狗去做驱虫。当然,狗狗的驱虫其实是很重要的,为了狗狗的健康,建议一年做一次驱虫。
三、不良习惯
有的人家在养狗的时候会有一些不良的习惯,比如不会及时的清理大便之类的,狗狗会因为想要讨好自家的主人而出现吃掉大便的行为,这时候就需要主人做干预纠正了,每次狗狗大便之后及时的清理掉大便,同时让用一些它喜欢的方式去吸引它的注意,也是可以有效的避免它吃大便的。
篇3:春分是什么时候?二十四节气之春分的由来与含义
全文共 3140 字
+ 加入清单春分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古时又称为“日中”、“日夜分”、“仲春之月”,在每年的3月21日前后(20日-22日)交节,农历日期不固定,这时太阳到达黄经春分0°。
据《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二月中,分者半也,此当九十日之半,故谓之分。”另《春秋繁露·阴阳出入上下篇》说:“春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有《明史·历一》说:“分者,黄赤相交之点,太阳行至此,乃昼夜平分。”所以,春分的意义,一是指一天时间白天黑夜平分,各为12小时;二是古时以立春至立夏为春季,春分正当春季三个月之中,平分了春季。
中国古代将春分分为三候:“一候元鸟至;二候雷乃发声;三候始电。”便是说春分日后,燕子便从南方飞来了,下雨时天空便要打雷并发出闪电。春分在中国古历中的记载为:“春分前三日,太阳入赤道内”。
春分节气的由来
春分,每年公历3月20或21日,太阳到达黄经0度(春分点)时开始。这天昼夜长短平均,正当春季九十日之半,故称“春分”。春分这一天阳光直射赤道,昼夜几乎相等,其后阳光直射位置逐渐北移,开始昼长夜短。春分是个比较重要的节气,它不仅有天文学上的意义:南北半球昼夜平分;在气候上,也有比较明显的特征,春分时节,我国除青藏高原、东北、西北和华北北部地区外都进入明媚的春天,在辽阔的大地上,杨柳青青、莺飞草长、小麦拔节、油菜花香。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夏历)二月中,分者半也,此当九十日之半,故谓之分。秋同义。”汉董仲舒《春秋繁露·阴阳出入上下》:“至于中春之月,阳在正东,阴在正西,谓之春分。春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古代黄河流域与之相应的物候现象为“玄鸟至,雷乃发声,始电”(见《农桑通诀》)。这时我国大部分地区越冬作物进入春季生长阶段。华中地区农谚:“春分麦起身,一刻值干金。”春分亦是传统节日。在周代,春分有祭日仪式。《礼记》:“祭日于坛。”孔颖达疏:“谓春分也。”此俗历代相传。清潘荣陛《帝京岁时纪胜》:“春分祭日,秋分祭月,乃国之大典,士民不得擅祀。”清代春分前后,宫中词庙皆有大臣致祭,世家士族亦于是日致祭宗祠。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载:“春分日,民并种戒火草于屋上。有鸟如乌,先鸡而鸣,架架格格,民候此鸟则入田,以为候。“明代山东淄川于是日栽植树木,作春酒,酿酷。《文水县志》载:"春分日,酿酒拌酷,移花接木。”
春分节气的气候特点
春分是24节气中的第4个节气,是春季6个节气中的第4个。春分是从每年的3月20日(或21日)开始至4月4日(或5日)结束。春分,斗指卯位(正东方向)。每年公历3月20或21日,太阳到达黄经0度(春分点)时开始。这天昼夜长短平均,正当春季九十日之半,故称“春分”。古时又称为“日中”、“日夜分”、“仲春之月”。春分的意义,一是指一天时间白天黑夜平分,各为12小时;二是古时以立春至立夏为春季,春分正当春季三个月之中,平分了春季。春分这一天阳光直射赤道,昼夜几乎相等,其后阳光直射位置逐渐北移,开始昼长夜短。春分是个比较重要的节气,它不仅有天文学上的意义:南北半球昼夜平分;在气候上,也有比较明显的特征,春分时节,我国除青藏高原、东北、西北和华北北部地区外都进入明媚的春天,在辽阔的大地上,杨柳青青、莺飞草长、小麦拔节、油菜花香。
春分是一年四季中阴阳平衡,昼夜均等、寒温各半的时期,所谓“春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老百姓说“春分春分,昼夜平分”就是这个道理。
春分时期,我国南北气温都升到零℃以上,万物进入春生阶段,正是“春飞桃杏开,蝶舞蜜蜂来”,农村开始忙碌,小麦已进入返青阶段。
春分节气的民族习俗
竖蛋
在每年的春分那一天,世界各地都会有数以千万计的人在做“竖蛋”试验。这一被称之为“中国习俗”的玩艺儿,何以成为“世界游戏”,目前尚难考证。不过其玩法确简单易行且富有趣味:选择一个光滑匀称、刚生下四五天的新鲜鸡蛋,轻手轻脚地在桌子上把它竖起来。虽然失败者颇多,但成功者也不少。春分成了竖蛋游戏的最佳时光,故有“春分到,蛋儿俏”的说法。竖立起来的蛋儿好不风光。
吃春菜
在岭南一带,春分有“吃春菜”的习俗。“春菜”即野苋菜,当地人称之为“春碧蒿”。逢春分那天,全村人们去野外采摘春菜,以颜色嫩绿、植株幼细、巴掌长短为佳。采回的春菜一般与鱼片“滚汤”,名曰“春汤”。有顺口溜道:“春汤灌脏,洗涤肝肠。阖家老少,平安健康。”一年自春,人们祈求的还是家宅安宁,身壮力健。
送春牛
春分时节,江南乡间会有挨家送春牛图的。其图是把二开红纸或黄纸印上全年农历节气,还要印上农夫耕田图样,名曰“春牛图”。送图者都是些民间善言唱者,主要说些春耕和吉祥不违农时的话,每到一家更是即景生情,见啥说啥,说得主人乐而给钱为止。言词虽随口而出,却句句有韵动听,俗称“说春”,说春人便叫“春官”。
粘雀子嘴
春分这一天农民都按习俗放假,每家都要吃汤元,而且还要把不用包心的汤元十多个或二三十个煮好,用细竹叉扦着置于室外田边地坎,名曰粘雀子嘴,免得雀子来破坏庄稼。春分期间还是孩子们放风筝的好时候。尤其是春分当天。甚至大人们也参与。风筝类别有王字风筝,鲢鱼风筝,眯蛾风筝,雷公虫风筝,月儿光风筝,其大者有两米高,小的也有二、三尺。市场上有卖风筝的,多比较小,适宜于小孩子们玩耍,而大多数还是自己糊的,较大,放时还要相互竞争看哪个的放得高。
春祭
农历二月春分,开始扫墓祭祖,也叫春祭。扫墓前先要在祠堂举行隆重的祭祖仪式,杀猪、宰羊,请鼓手吹奏,由礼生念祭文,带引行三献礼。春分扫墓开始时,首先扫祭开基祖和远祖坟墓,全族和全村都要出动,规模很大,队伍往往达几百甚至上千人。开基祖和远祖墓扫完之后,然后分房扫祭各房祖先坟墓,最后各家扫祭家庭私墓。大部分客家地区春季祭祖扫墓,都从春分或更早一些时候开始,最迟清明要扫完。各地有一种说法,谓清明后墓门就关闭,祖先英灵就受用不到了。
拜神
春分前后的民俗节日有二月十五日开漳圣王诞辰:开漳圣王又称“陈圣王”,为唐代武进士陈元光,对漳洲有功,死后成为漳洲守护神。二月十九日观世音菩萨诞辰,每逢诞辰,信徒多茹素齐,前往各观音寺庙祭拜。二月二十五日三山国王祭日:三山国王是指广东省潮州府揭阳县的独山、明山、巾山三座山的山神,早年由潮州客家移民春为守护神,因此信徒以客籍人士为主。
春分节气的养生介绍
在二十四节气里,春分是八个基本节气之一。“春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一个“分”字道出了昼夜、寒暑的界限。这时太阳黄经为0度,太阳的位置在赤道上方。农历书中记载“斗指壬为春分,约行周天,南北两半球昼夜均分,又当春之半,故名为春分。”我国古代习惯以立春、立夏、立秋、立冬表示四季的开始。春分、夏至、秋分、冬至则处于各季的中间。春分这天,太阳光直射赤道,地球各地的昼夜时间相等,所以古代春分秋分又称为“日夜分”,民间有“春分秋分,昼夜平分”的谚语。春分后,我国大部分地区越冬作物进入春季生长阶段。 春分对人体而言,其重要意义仅次于夏至、冬至,对健康有较大的影响。春分养生,一要平抑肝阳;二要健脾益气;三要育肾养阴。正所谓,善补阳者,阴中求阳。肝属木,喜条达,与春令升发之阳气相应。如果不注意情志调摄,肝气抑郁,容易生病。比如情志不畅,肝阳上亢,血压升高,心脑血管病者易发生中风。患有精神分裂症、抑郁症的人到了春天也易复发。因此,春天应顺应阳气升发的自然规律,使肝气顺畅,同时保证睡眠质量,为一年的健康打下基础。
二十四节气表: 春季:立春 雨水 惊蛰 春分 清明 谷雨 夏季:立夏 小满 芒种 夏至 小暑 大暑 秋季:立秋 处暑 白露 秋分 寒露 霜降 冬季:立冬 小雪 大雪 冬至 小寒 大寒
篇4:2023年一伏二伏三伏从什么时候开始
全文共 1482 字
+ 加入清单三伏也分为了头伏、中伏以及末伏,三伏天夏季的气温到达顶点,并且还伴有潮湿的空气,让人感觉十分闷热。那么,2023年一伏二伏三伏从什么时候开始呢?
1伏天最热的原因
入伏后,地表湿度变大,每天吸收的热量多,散发的热量少,地表层的热量累积下来,所以一天比一天热,进入三伏,地面积累热量达到最高峰,天气就最热。另外,夏季雨水多,空气湿度大,水的热容量比干空气要大得多,这也是天气闷热的重要原因。七八月份副热带高压加强,在副高的控制下,高压内部的下沉气流,使天气晴朗少云,有利于阳光照射,地面辐射增温,天气就更热。
2伏天怎么算
三伏天就是指农历“三伏天”,即一年当中最热的一段时间,一般出现在小暑和处暑之间,分有初伏、中伏、末伏三个庚日,是按照我国古代的干支法来推算的,以我国农历24节气中的夏至后的第三个庚日为初伏,第四个庚日为中伏,立秋后第一个庚日为末伏。
入伏后,地表湿度变大,每天吸收的热量多,散发的热量少,地表层的热量累积下来,一天天积累,三伏时热量达到最高峰,因此气温也是最高的。
夏季防暑小知识
一、夏天不提倡进行爬山等在室外、白天进行的剧烈活动,建议可选择游泳、早晚慢跑等体育活动。
二、要多喝白开水,并且要定时饮水,不要等口渴时再喝,口渴后不宜狂饮。应少喝果汁、汽水等饮料,其中含有较多的糖精和电解质,喝多了会对胃肠产生不良刺激,影响消化和食欲。
三、不宜过量饮酒。人体在夏季受气温影响极易积蕴湿热,而湿热过盛又是诱发皮肤发生疮痈肿毒的病因,若大量饮白酒,更会助热生湿,无异于火上浇油。
四、饮食不宜过于清淡。夏天人的活动时间长,出汗多,消耗大,应适当多吃鸡、鸭、瘦肉、鱼类、蛋类等营养食品,以满足人体代谢需要。夏天的时令蔬菜,如生菜、黄瓜、西红柿等的含水量较高;新鲜水果,如桃子、杏、西瓜、甜瓜等水分含量为80至90%,都可以用来补充水分。
五、午睡时间不宜过长。午睡时间过长,中枢神经会加深抑制,脑内血流量相对减少会减慢代谢过程,导致醒来后周身不舒服而更加困倦。
六、忌受热后“快速冷却”。炎夏,人们外出或劳动归来,喜欢不是开足电扇,就是立即去洗冷水澡,这样会使全身毛孔快速闭合,体内热量反而难以散发,还会因脑部血管迅速收缩而引起大脑供血不足,使人头晕目眩。
七、空调室内外温差不宜太大。使用空调室内外温差不超过5度为宜,即使天气再热,空调室内温度也不宜到24度以下。
八、不宜佩戴金属首饰。金属装饰品中的某些金属沾上汗水,所接触到的皮肤可能出现微红或瘙痒等症状,容易引发接触性皮炎。
九、夏天出门记得要备好防晒用具,最好不要在上午10点至下午4点时在烈日下行走。如果此时必须外出,一定要做好防护工作,如打遮阳伞、戴遮阳帽、戴太阳镜,最好涂抹防晒霜。
十、生活起居要规律,不经常熬夜,保证充分的睡眠也是预防中暑的有效措施。睡眠时注意不要躺在空调的出风口和电扇下。
十一、出门还要随身携带防暑降温药品,如十滴水、仁丹、风油精等,以防应急之用。
2023年一伏二伏三伏从什么时候开始
初伏:2023年7月11日-2023年7月20日;
中伏:2023年7月21日-2023年8月9日;
末伏:2023年8月10日-2023年8月19日;
即初伏10天,中伏20天,末伏10天,一共40天。
总结,三伏天是一年中最热的时间段,每年入伏的时间并不固定,今年入伏的时间为7月11日,出伏的时间为8月19日,整个三伏天有40天,我们要做好防暑的准备。
5伏天在什么时候
三伏天一般出现在小暑与处暑之间,是一年中气温最高且又潮湿、闷热的时段。“伏”表示阴气受阳气所迫藏伏地下,全国多地将会进入持续高温模式。传统历书规定:“夏至三庚便数伏”,意思是说,“从夏至日”开始往后数,数到第三个“庚日”便开始入伏了。
篇5:寒露节气养生常识介绍大全
全文共 4588 字
+ 加入清单秋分是二十四节气之一,秋分的到来预示着秋意渐浓,预示着中国大部分地区已经进入凉爽的秋季,那么为了方便大家,一起来看看吧!下面给大家分享关于寒露节气养生常识介绍大全2021,欢迎阅读!
寒露谚语,关于寒露节气的农谚
寒露到霜降,种麦不慌张
“白露早,寒露迟,秋分种麦正当时”,这句农谚曾是中国北方农民,千百年来生产活动的座右铭,在寒露过后的十几天时间,是冬小麦的最佳种植时间。
寒露不摘烟,霜打甭怨天
过去条件很艰苦,很多农民都喜欢种植烟叶,为了省点钱,如果在寒露的时候不摘掉地里种的烟叶,那么等下霜打了,就没有任何收获了,种植的粮食,霜打了之后就会明显减产,到时候就不能怨天尤人了。
雷打寒露,干断沟渠
如果寒露时节打雷的话,那之后雨水就比较,而冬天雨水不足的话,就不利于冬小麦的成长,产量自然就有所损失了。
寒露时节人人忙,种麦、摘花、打豆场
进入寒露之后,是农业生产中一个繁忙小高峰,不仅要种植小麦,其他的农作物也到了收获的时候。家里的人都去农忙了,如果收晚了,就可能造成减产等损失,这时候通常是抢收,所以农村都忙成一片的状态。
吃了寒露饭,单衣汉少见
过去科技不发达,农民种地全靠二十四节气,所以寒露这天,人们通常会做一顿丰盛的家宴,来迎接寒露的到来。过了寒露之后,天气就会从凉爽到寒冷,很少能见到还穿着单薄衣服的人了。
寒露雷声发,大旱一百八
如果寒露时节打雷的话,那么之后很长一段时间就会持续干旱,这样一来就不利于冬小麦越冬,来年的收成自然也就会受影响了,也就是说秋分之后就听不见雷声了,否则就意味着要“坏事”。
关于寒露的农谚还有很多,比如:寒露不刨葱,必定心里空、寒露收山楂,霜降刨地瓜、寒露柿红皮,摘下去赶集……如今,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和现代农业技术的发展,二十四节气对于农事的指导功能逐渐减弱,但在生活中依然具有多方面的文化意义和社会功能。
寒露节气养生的十个小常识
1、足部保暖
常言道:“寒露脚不露。”寒露过后,气温逐渐降低,因此市民不要经常赤膊露身以防凉气侵入体内,同时夏季的凉鞋基本可以收起来,以防“寒从足生”。市民可每天晚上用热水泡脚,这样可以使足部的血管扩张、血流加快,改善脚足部皮肤和组织营养,减少下肢酸痛发生,缓解疲劳。
脚自古就有人体的第二心脏之说。从养生理论看,脚离人体的心脏最远,而负担最重,因此,这个地方最容易导致血液循环不好,再加上脚的脂肪层很薄,保温性能差,容易受到冷刺激的影响。研究发现,脚与上呼吸道黏膜之间有着密切的神经联系,一旦脚部受凉,就会引起上呼吸道黏膜毛细血管收缩,纤毛运动减弱,导致人体抵抗力下降。因此,足部保暖格外重要。
2、适时添衣
另外,寒露过后,天气寒冷,老人、儿童和身体体质较弱的市民要注意防寒保暖,逐渐增添衣服。俗话悦“春捂秋冻”,秋天适度经受些寒冷有利于提高皮肤和鼻粘膜耐寒力,但是老年人和患有各种慢性疾病者,则要注意防寒保暖,防止“冻”出病来。
换季穿衣服别换得太快,最好厚薄搭配,以保暖为主,“不穿单衣”也是寒露养生的重要一点。寒露时节,在起居上,更要合理安排。研究认为,在气温下降和空气干燥时,感冒病毒的致病能力增强。当环境气温降低后,人体上呼吸道的抗病能力就会下降,因此,为了及时预防感冒,要适时更衣。
同时,还应随时备好急救药品,防止因气温骤降而引发哮喘、中风、心肌梗死等突然疾病。
3、朝盐晚蜜
寒露是热与冷交替的秋季的开始。在秋天里,秋燥是让人烦恼的一件事。养生专家提出,对付秋燥的最佳饮食良方就是:“朝朝盐水,晚晚蜜汤”。
发现皮肤越来越干燥,不少人以为,只要多喝水,就可以补充水分啦。真相却是,光喝白开水,水分反而易流失。不过,如果在白开水中加入少许食盐,情况就大不同了,这种方法,与补充生理盐水是一个道理。
白天喝点盐水,晚上则喝点蜜水,这既是补充人体水分的好方法,又是秋季养生、抗拒衰老的饮食良方,同时还可以防止因秋燥而引起的便秘。现代医学证明,蜂蜜对神经衰弱、高血压、冠状动脉硬化、肺病等,均有疗效。在秋天经常服用蜂蜜,还可以起到润肺、养肺的作用。因此,当秋天来临之际,最好“晨饮淡盐水、晚喝蜂蜜水”,以保身体健康!
4、早睡早起
寒露过后昼短夜长,自然界中的“阳气”开始收敛、沉降。此时便是人们保养阳气之时,因此,人们的起居时间也应当做相应调整。《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中就有“秋三月,早卧早起,与鸡俱兴。”的论段,就是告诉人们秋季养生的道理。
专家说,早睡可顺应阳气收敛,早起可使肺气得以舒展,因此秋季养生就要做到“早睡早起”。为避免血栓的形成,应该顺应节气,分时调养,确保健康。
5、灸脐养秋
如果因为脾胃寒凉而造成腹泻,你可以用艾灸的方式来解决这个问题,艾灸肚脐的方法多种多样,你可将燃烧的艾条直接悬在肚脐正上方1厘米左右,进行施灸,以有温热感为宜。每次灸半小时左右,每天进行1次,连灸10次为1疗程。一般来说,一年四季都可以使用此法,但以秋冬季效果最佳。
因体质虚弱而出现的胃肠功能紊乱、神经衰弱等病,用此法进行防治,效果很好。隔姜灸也是现代人经常使用的一种艾灸方法。取一块姜,切厚片,在上面扎上几个眼儿,放在脐上,点燃艾炷,在姜片上进行雀啄灸(就像鸟啄食一样),以感温热且舒适为宜。
6、养阴防燥
寒露后,雨水渐少,天气干燥,昼热夜凉。许多人会相继出现中医上所悦的“凉燥”症状,即咽干、鼻燥、皮肤干燥等。苏所长表示,寒露时节养生跟秋分不一样,寒露养生最主要的是预防“凉燥”,从养阴防燥、润肺益胃方面入手。
在饮食上少吃辛辣刺激、香燥、熏烤等食品,宜多吃些芝麻、核桃、银耳、萝卜、番茄、莲藕、百合、沙参等有滋阴润燥、益胃生津作用的食物。水果有梨、提子、荸荠、香蕉等;蔬菜有胡萝卜、冬瓜、莲藕、银耳等,以及豆类、菌类、海带、紫菜等。
早餐应吃温食,最好喝热药粥,因为粳米、糯米均有极好的健脾胃、补中气的作用,像甘蔗粥、玉竹粥、沙参粥、生地粥、黄精粥等。中老年人和慢性患者应多吃些红枣、莲子、山药、鸭、鱼、肉等饣品。同时室内要保持一定的湿度,注意补充水分。
7、适当养胃
秋天气温渐渐变凉,而胃肠道对于寒冷刺激非常敏感,如果防护不当就会引发胃肠道疾病或使原有的胃病更加严重。因此,寒露以后的养生特别要注意养护好自己的胃部。首先要注意保暖,入秋以后要特别注意胃部保暖,适时增添衣服,夜间睡觉要注意盖好棉被。
另外消化道溃疡的发生、发展与情绪也有一定的关系,因此要注意情绪的健康,保持精神愉快和情绪稳定。
8、适量运动
在秋季的时候,要是我们可以坚持一个比较适宜的身体锻炼,不单单是可以给我们的身体上调养肺气,还可以给我们的身体上提高肺脏器官的功能,有利于增强自己身体上的组织器官带来的免疫功能受损,或者是自己的身体受到了一些外部的气候寒冷刺激时候,可以更好具有一定的抵御能力。
秋季是运动锻炼的大好时机,可根据个人情况选择不同的运动项目进行锻炼,长期坚持可增强心肺功能。散步、爬山等都是很好的选择。但开始时强度不宜太大,应逐渐增加运动量,如果过度运动,会增加人体的疲惫感,反而不利于身体恢复。
秋天气候适宜,空气质量较佳,不妨多接近自然、多运动,吸收天地精华。伸展具有“运化作用”,能收敛心神,从呼吸带动的循环系统、肠胃消化到内分泌系统,一路顺畅,气血循环自然活络。
9、不要憋尿
专家介绍,寒露节气不少人为了防止口干,晚上睡觉前会喝不少水。但是这样一来,夜尿的频率就会增加。一些人即便是夜里或者凌晨感觉到了尿意,由于嫌起床较冷,常常下意识地憋尿继续睡,这其实是非常不健康的习惯。
尿液中含有毒素,如果长时间储存在体内,含有细菌的尿液不能及时排出,就易诱发膀胱炎。而高血压患者憋尿会使交感神经兴奋,导致血压升高、心跳加快、心肌耗氧量增加,引起脑出血或心肌梗死,严重的还会导致猝死。
10、扫除抑郁
秋季临床上抑郁状态的患者明显增多。专家指出,由于深秋气候渐冷,日照减少,风起叶落,常会勾起凄凉之感,使人们情绪不稳,易于伤感。因此,在深秋时节,人们需保持良好心态,宣泄积郁之情,因势利导,培养乐观豁达之心,这也是秋季养生保健不可忽略的一点。秋季预防抑郁症要尽量做到以下几点:
早睡早起,吃顿营养丰富的早餐,打扮整洁出门。不宜整日持续工作,除了中午外,早上10时,下午3时宜放下工作,喝杯茶,休息片刻。每日加班不宜超过两小时,否则会导致慢性疲劳,日子一长,便容易患上秋季抑郁症。
吃过午饭,宜散步或逛逛街,松弛身心,晚上到公园跳跳集体舞等。扩大生活圈子,多交工作以外的朋友,培养兴趣爱好,舒缓工作上的压力。登山扩胸襟是抵抗秋季抑郁症最有趣的办法。中医早就认识到,登山是治疗秋季抑郁症之良方。我国历来的九九重阳登高的习惯就是给秋季抑郁症打一剂预防针。
小寒寒露节气的传统习俗有哪些
1.吃重阳糕
重阳糕是重阳节的代表性食品。因为“糕”与“高”同音,古人相信“百事皆高”的说法,所以在重阳节登高时吃糕,预示步步高升。
宋代重阳糕的制作非常讲究。《梦粱录》记载:此糕是以糖面蒸糕,上以猪羊肉鸭子为丝簇钉,插小彩旗,故名日“重阳糕”。还有一种,是由宫中的“蜜煎局以五色米粉塑成狮蛮,以小彩旗簇之,下以熟栗子肉杵为细末,人麝香糖蜜和之,捏为饼糕小段,或如五色弹儿,皆人韵果糖霜,名之日‘狮蛮栗糕’”。《乾淳岁时记》中说,当时更有一种不一般的重阳食品,它“以苏子微渍梅卤,杂和蔗霜、梨、橙、玉榴小颗,名日‘春兰秋菊’”,不但食糕制作考究精致,而且命名奇特,为前世所少见。
2.插茱萸和簪菊花
重阳节插茱萸的习俗,在唐代就已经盛行。古人认为在重阳节这一天插茱萸能够避难消灾,或佩戴于臂,或做香袋把茱萸放在里面佩戴,还有插在头上的。多数是妇女、儿童佩戴,有些地方也有男子佩戴。重阳节佩茱萸,在晋代葛洪《西经杂记》中就有描述。除了佩带茱萸外,人们也有头戴菊花的。唐代就已经如此,后来传承下来。清代,北京重阳节的风俗是把菊花枝叶贴在门窗上,“解除凶秽,以招吉祥”。这是头上簪菊的变形。宋代,还有将彩缯剪成茱萸、菊花来相送佩戴的。
到20世纪80年代之后,在政府的提倡下,重阳节已成为了中国人“敬老爱老”的老人节了。
3.赏菊并饮菊花酒
重阳节恰逢一年的金秋时节,菊花盛开。据传赏菊及饮菊花酒始于晋朝大诗人陶渊明。陶渊明以隐居闻名,以诗闻名,以爱饮酒闻名,也以爱菊闻名,后人学习他,便有重阳赏菊之俗。旧时文人士大夫还把赏菊与宴饮结合,以求更接近陶渊明。北宋京师开封,重阳赏菊之风流行,当时的菊花就有许多品种,千姿百态。在民间,人们还把农历九月称为“菊月”。在菊花凌霜怒放的重阳节里,观赏菊花成了节日的一项主要内容。清代以后,赏菊之习更为昌盛,且不仅在九月九日,但仍然以重阳节前后最为昌盛。
所谓菊花酒,就是用菊花作为原料酿制而成的酒。《西京杂记》称:“当每年菊花盛开之时,采其茎叶,杂以黍米酿成,至来年九月九日始熟。”因为饮菊花酒同样能够达到延年益寿的目的,所以是汉代宗贵达官常饮的佳品。对此沈栓期《九日临渭亭侍宴应制得长字》一诗写道:“魏文颂菊蕊,汉武赐萸囊。……年年重九庆,日月奉天长。”
4.登高
众所周知,重阳节登高的习俗由来已久。由于重阳节在寒露节气前后,寒露节气宜人的气候又十分适合登山,慢慢的重阳节登高的习俗也成了寒露风俗。如果说白露时节天气转凉,开始出现露水,那么到了寒露,则露水增多,且气温更低。此时我国有些地区会出现霜冻,北方已呈深秋景象,白云红叶,偶见早霜,南方也秋意渐浓,蝉噤荷残。
篇6:猫咪恐惧时候会有什么表现
全文共 291 字
+ 加入清单猫
人在遇到危险或者坏人的时候内心就会产生恐惧,其实猫也是一样的,在遇到危险的时候也会有恐惧感。那么人在恐惧的时候会大叫、逃跑,猫在恐惧的时候又会有什么表现方式呢?
当猫咪感到恐惧的时候,它们会第一时间想办法逃走。又或者会缩起头部、蹲下卷曲、咆哮,然后有些会躺着用背部在地上滚动。猫咪的这种举动是一种防卫性行为,如果恐惧还在继续的靠近它,那么猫咪会试图反抗,用前爪抓挠、后爪踢、还会用牙齿咬。
恐惧会令人害怕紧张,在猫咪恐惧的时候也同样如此。所以恐惧中的猫咪紧张抽搐也是很正常的反应。当恐惧逼近,猫咪又无力反抗或者逃跑的时候,它们还会露出绝望的眼深,低沉的叫唤,会拱背,毛发也会竖立起来。
篇7:寒露节气为什么要吃梨呢
全文共 1226 字
+ 加入清单寒露节气为什么要吃梨呢?这是很多寒露天气吃梨的人心中的问题。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寒露节气为什么要吃梨呢,以供参考,欢迎大家收藏并分享哟!
寒露节气为什么要吃柿子?
寒露吃柿子有事事如意的寓意。常言道“立秋胡桃白露梨,寒露柿子红了皮”。到了寒露节气时,橙红色的柿子开始上市,成为寒露节气的代表性水果。在柿子营养成分中,除了锌元素、铜元素的含量不及苹果,其它成分均优于苹果,故在金秋时节又有“每日一苹果,不如每日一柿子”的说法。
柿子营养价值很高。柿子中含有丰富的蔗糖、葡萄糖、果糖、蛋白质、胡萝卜素、维生素C、瓜氨酸、碘、钙、磷、铁。所含维生素和糖分比一般水果高1~2倍左右,除了锌和铜的含量,其他成分均比苹果高,因而柿子享有“果中圣品”的美称。
民间还有一句俗语:“秋天吃柿子,不会流鼻涕”。意思就是说在这个时节吃一些皮薄肉厚味甜的大柿子,冬天鼻子就不会流鼻涕了。
建议:柿子不要空腹吃。原理:柿子含有鞣酸、果胶,空腹食用在胃酸的作用下会形成大小不等的硬块,如果不能通过幽门到达小肠,就会滞留在胃中形成胃柿石。
后果:一旦无法自然被排出,就会造成消化道梗阻,出现上腹部剧烈疼痛、呕吐、甚至呕血等症状。
寒露节气为什么要吃梨呢?
寒露的到来,气候由热转寒,万物随寒气增长,逐渐萧落,这是热与冷交替的季节。在自然界中,阴阳之气开始转变,阳气渐退,阴气渐生,我们人体的生理活动也要适应自然界的变化,以确保体内的生理(阴阳)平衡。这时饮食要以滋阴润燥为主,润燥多汁的梨是养生首选。
寒露节气由来
每年的10月8日前后(10月8日~9日),太阳移至黄经195度时为二十四节气的寒露。“寒露”的意思,是此时期的气温比“白露”时更低,地面的露水更冷,快要凝结成霜了。《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九月节,露气寒冷,将凝结也。”如果说“白露”节气标志着炎热向凉爽的过度,暑气尚不曾完全消尽,早晨可见露珠晶莹闪光。那么“寒露”节气则是天气转凉的象征,标志着天气由凉爽向寒冷过渡,露珠寒光四射,如俗语所说的那样,“寒露寒露,遍地冷露”。
我国古代将寒露分为三候:“一候鸿雁来宾;二候雀人大水为蛤;三候菊有黄华。”此节气中鸿雁排成一字或人字形的队列大举南迁;深秋天寒,雀鸟都不见了,古人看到海边突然出现很多蛤蜊,并且贝壳的条纹及颜色与雀鸟很相似,所以便以为是雀鸟变成的;第三候的“菊始黄华”是说在此时菊花已普遍开放。
从气候学上知,寒露以后,北方冷空气已有一定势力,我国大部分地区在冷高压控制之下,雨季结束。天气常是昼暖夜凉,晴空万里,一派深秋景象。在正常年份,此时10℃的等温线,已南移到秦岭淮河一线,长城以北则普遍降到0℃以下,首都北京大部分年份,此时可见初霜。除全年飞雪的青藏高原外,东北和新疆北部地区一般已经开始飘雪了。我国大陆上绝大部分地区雷暴已消失,只有云南、四川和贵州局部地区尚可听到雷声。华北10月份降水量一般只有9月降水量的一半或更少,西北地区则只有几毫米到20多毫米。干旱少雨往往给冬小麦的适时播种带来困难,成为旱地小麦争取高产的主要限制因子之一。
篇8:2023年寒露时间是几点几分几秒钟
全文共 1207 字
+ 加入清单2023年寒露时间是几点几分几秒钟呢?2023年的寒露节气这个时候天气开始逐渐变冷,气温日渐下降,冷空气也开始活跃起来。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2023年寒露时间是几点几分几秒钟(详细),希望大家喜欢!
寒露节气的特点
1、鸿雁来宾
鸿雁排成一字或人字形的队列大举南迁;雁以仲秋先至者为主,季秋后至者为宾。
2、菊有黄华
此时菊花已普遍开放。草木皆华于阳,独菊华于阴,故言有桃桐之华皆不言色,而独菊言者,其色正应季秋土旺之时也。
寒露气温一般温度多少
寒露节气是气温降低的一个节气,这个时候人们已经能够清晰的感受到了寒意,所以在穿衣的方面大家开始寻求保暖,寒露这几天气温会降的很快。
气温降得快是寒露节气的一个特点。一场较强的冷空气带来的秋风、秋雨过后,温度下降八度、十度左右的情况并不少见。
寒露正值公历10月,我国平均气温分布的地域差别明显。在华南,平均温度大多数地区在22℃以上,海南更高,在25℃以上,还没有走出夏季;
江淮、江南各地一般在15℃20℃之间,东北南部、华北、黄淮在16℃之间,而此时西北的部分地区、东北中北部的平均温度已经到了8℃以下。青海省部分高原地区平均温度甚至在0℃以下了。
寒露节气的养生常识
1、足部保暖
常言道:“寒露脚不露。”寒露过后,气温逐渐降低,因此市民不要经常赤膊露身以防凉气侵入体内,同时夏季的凉鞋基本可以收起来,以防“寒从足生”。市民可每天晚上用热水泡脚,这样可以使足部的血管扩张、血流加快,改善脚足部皮肤和组织营养,减少下肢酸痛发生,缓解疲劳。
2、适时添衣
另外,寒露过后,天气寒冷,老人、儿童和身体体质较弱的市民要注意防寒保暖,逐渐增添衣服。俗话悦“春捂秋冻”,秋天适度经受些寒冷有利于提高皮肤和鼻粘膜耐寒力,但是老年人和患有各种慢性疾病者,则要注意防寒保暖,防止“冻”出病来。
3、朝盐晚蜜
寒露是热与冷交替的秋季的开始。在秋天里,秋燥是让人烦恼的一件事。养生专家提出,对付秋燥的最佳饮食良方就是:“朝朝盐水,晚晚蜜汤”。
4、早睡早起
寒露过后昼短夜长,自然界中的“阳气”开始收敛、沉降。此时便是人们保养阳气之时,因此,人们的起居时间也应当做相应调整。《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中就有“秋三月,早卧早起,与鸡俱兴。”的论段,就是告诉人们秋季养生的道理。
5、养阴防燥
寒露后,雨水渐少,天气干燥,昼热夜凉。许多人会相继出现中医上所悦的“凉燥”症状,即咽干、鼻燥、皮肤干燥等。苏所长表示,寒露时节养生跟秋分不一样,寒露养生最主要的是预防“凉燥”,从养阴防燥、润肺益胃方面入手。
2023年寒露时间是几点几分几秒钟
2023年寒露开始时间:10月08日 21:15:23
2023年寒露结束时间:10月24日 00:20:39
2023年寒露农历时间:八月廿四
2023年寒露星期时间:周日
寒露节气的含义是什么?
寒露,露水以寒,将要结冰。
寒露时,斗指甲。太阳黄经为195°。白露后,天气转凉,开始出现露水,到了寒露,则露水日多,且气温更低了。所以,有人说,寒是露之气,先白而后寒,是气候将逐渐转冷的意思。而水气则凝成白色露珠。
篇9:寒露节气的特点和风俗
全文共 2769 字
+ 加入清单关于寒露你知道多少?从气候特点上看!寒露时节,南方秋意渐浓,气爽风凉,少雨干燥;而北方广大地区已呈现冬天景象。今天小编在这给大家整理了一些寒露节气的特点和风俗2022,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寒露的六大习俗范文
我国古代将寒露分为三候:“一候鸿雁来宾;二候雀入大水为蛤;三候菊有黄华。”此节气中鸿雁排成一字或人字形的队列大举南迁;深秋天寒,雀鸟都不见了,古人看到海边突然出现很多蛤蜊,并且贝壳的条纹及颜色与雀鸟很相似,所以便以为是雀鸟变成的;“第三候的“菊始黄华”是说在此时菊花已普遍开放。
代把露作为天气转凉变冷的表征。仲秋白露节气“露凝而白”,至季秋寒露时已是“露气寒冷,将凝结为霜了”。寒露时节,气温逐渐转冷,秋意更浓。寒露习俗有哪些?因为寒露节气因接近重阳节,登高山、赏菊花等便成为寒露节气的习俗。下面为你介绍寒露节气习俗。
农事习俗
寒露时天气对秋收十分有利,农谚有:黄烟花生也该收,起捕成鱼采藕芡。大豆收割寒露天,石榴山楂摘下来。寒露蜜桃属北方晚熟桃品种,成熟期在寒露前后,故名“寒露蜜桃”。
赏枫叶习俗
很多地方有赏枫叶的.习俗,“霜叶红于二月花”的名句说的就是这个季节的习俗,不过寒露节气还没有红枫叶,到了暮秋时节才有红枫叶。
吃花糕习俗
由于天气渐冷,树木花草凋零在即,故人们谓此为“辞青”。九九登高,还要吃花糕,因“高”与“糕”谐音,故应节糕点谓之“重阳花糕”,寓意“步步高升”。花糕主要有“糙花糕”、“细花糕”和“金钱花糕”。
粘些香菜叶以为标志,中间夹上青果、小枣、核桃仁之类的干果:细花糕有3层、2层不等,每层中间都夹有较细的蜜饯干果,如苹果脯、桃脯、杏脯、乌枣之类;金钱花糕与细花糕基本同样。但个儿较小,如同“金钱”一般,多是上层府第贵族的食品。
赏菊花习俗
每个季节都在寻找适合它精神气质的花。寒露到来的农历九月又称菊月,是菊的月份。和大多数春夏盛开的花不同,菊花是反季节的花,越是霜寒露重,越是菊花开得最艳丽的时节。
菊花为寒露时节最具代表性的花卉,处处可见到它的踪迹。由于接近重阳节,某些地区有饮“菊花酒”的习俗,所以重阳节又称“菊花节”。古书记载:“九月九日,采菊花与伏苓、松脂,久服之,令人不老。”登高山、赏菊花,成了这个节令的雅事。在寒露这一天,古人还要取井中的水用来浸造滋补五脏的丸药或药酒。
说起这个时节的养生,大家可以多饮枸杞菊花茶,古时人们会用寒露后新上的枸杞泡澡,这样做可以使人光泽不老。如果你嫌麻烦,就泡上一壶酒或茶,每天坚持喝,也能起到“和颜悦色”的作用。
登高习俗
如果说白露时节天气转凉,开始出现露水,那么到了寒露,则露水增多,且气温更低。此时我国有些地区会出现霜冻,北方已呈深秋景象,白云红叶,偶见早霜,南方也秋意渐浓,蝉噤荷残。北京人登高习俗更盛,景山公园、八大处、香山等都是登高的好地方,重九登高节,更会吸引众多的游人。
秋风肃杀,淫雨霏霏,面对草枯叶落、花木凋零,更容易使人们特别是老年人和在外游子触景生情引起凄凉、忧郁及悲愁伤感的心绪。用什么方法可以化解悲秋呢?秋天登高,就是方法之一。我国素有重阳节登高的习俗,在此时登高不仅可以怀古、陶冶情操,而且通过登高,人们可以借此抛开工作烦恼,通过与自然的接触,缓解压力,放松自己,所以在秋高气爽、天高云淡的季节,登高远眺,高喊几声呼出胸中浊气,对抑制悲伤的情绪大有好处。这就是火克金、喜胜悲的中医含义,这种登高活动有很好的宣肺作用。
饮食习俗
寒露时节,应多食用芝麻、糯米、粳米、蜂蜜、乳制品等柔润食物,同时增加鸡、鸭、牛肉、猪肝、鱼、虾、大枣、山药等以增加体质;少食辛辣之品,如辣椒、生姜、葱、蒜类,因过食辛辣宜伤人体阴精。有条件可以煮一点百枣莲子银杏粥经常喝,经常吃些山药和马蹄也是不错的养生办法。
寒露节气吃什么食物
螃蟹
寒露的一大习俗是吃螃蟹。古人诗日:“九月团脐十月尖,持螯饮酒菊花天。”民间也有“九雌十雄”的谚语。蟹肉质细嫩,味道鲜美,为上等名贵水产。螃蟹的营养也十分丰富,蛋白质的含量比猪肉、鱼肉都要高出几倍,钙、磷、铁和维生素A的含量也较高。中医认为,河蟹性寒,味咸,具有清热散结、通脉滋阴、补益肝肾、生精益髓、和胃消食、散热通络、强壮筋骨等功效。煮螃蟹以清蒸最原汁原味,营养价值高。
芝麻
民间有“寒露吃芝麻”的习俗。芝麻,在《神农本草经》和《本草纲目》等医药学专著里都享有很高的评价:健脾胃、利小便、和五脏、助消化、化积滞、降血压、顺气和中、平喘止咳,可治神经衰弱,抗衰老。
柑橘
柑橘也是最佳的寒露养生食物。柑橘一般在秋季大量上市,它还有大量的维生素B1,维生素B1对神经系统的信号传导具有重要作用。而在秋季盛产的水果当中,柑橘的维生素B1含量最高。此外,柑橘的果实、果皮、果核以及根等都有不同的药理作用。
花生
“寒露收豆,花生收在秋分后”。花生是寒露前后的时令食物。因花生有滋阴润肺,抵抗肠道病毒等保健作用,而秋季保健的`工作重点就是养阴防燥,所以大家可多食花生。
山药
山药属于薯类,含有丰富的碳水化合物和膳食纤维,多种维生素,包括胡萝卜素、维生素B1、B2和钙、磷、钾、钠、镁、铁、锌、铜等多种矿物质。山药虽然可以同时滋补很多脏器,但最终还是以补肾为主,经常吃山药可以增强肾脏的排毒功能。拔丝山药是很好的一种食用方法,用焦糖“炮制”过的山药,补肾抗毒的功效会相应增强。
寒露节气的特点和风俗3
我国古代将寒露分为三候:“一候鸿雁来宾;二候雀人大水为蛤;三候菊有黄华。”此节气中鸿雁排成一字或人字形的队列大举南迁;深秋天寒,雀鸟都不见了,古人看到海边突然出现很多蛤蜊,并且贝壳的条纹及颜色与雀鸟很相似,所以便以为是雀鸟变成的;第三候的“菊始黄华”是说在此时菊花已普遍开放。
寒露是一个反映气候变化特征的节气,寒露与白露、霜降三个节气,都表示水汽凝结现象,而寒露是气候从凉爽到寒冷的过渡。寒露之后,露水增多,气温更低。我国传统将寒露作为天气转凉变冷的表征。
从历法上看,寒露是干支历酉月的结束以及戌月的起始,一般在公历每年10月8日或9日,太阳到达黄经195°时。北京时间10月8日22时6分迎来“寒露”节气。
寒露登高,赏红叶:对于很多人来说,此时各地秋意浓,天气晴好,适合外出赏秋,尤其是登高望远,看万山红遍,更是无比惬意。
寒露吃梨:寒露后各地水果集中上市,由于进入秋季,天气逐渐的干燥,很容易出现上火的现象,因此在很多的农村,老人有嘱咐孩子吃梨的习惯;而对于一些中老年人来说,泡一杯菊花茶或喝一口菊花酒也是不错的选择。
寒露吃花糕:寒露过后,叶落一秋,花草树木也逐渐枯萎,寒露吃花糕,有“留青”之意。并且,花糕有步步高升之说,因此常作为寒露节气的一种饮食。
农事习俗:寒露时天气对秋收十分有利,农谚有:黄烟花生也该收,起捕成鱼采藕芡。大豆收割寒露天,石榴山楂摘下来。寒露蜜桃属北方晚熟桃品种,成熟期在寒露前后,故名“寒露蜜桃”。
篇10:重庆马拉松2023年比赛时间是什么时候
全文共 625 字
+ 加入清单重庆马拉松2023年的比赛时间是从3月19号早上7:30开始。到时候就会有3万多个参赛者出现在重庆参加比赛,在整个比赛中还会设置两个不同的项目,一个是5公里的迷你马拉松,还有一个是42.195公里的全程马拉松。在此次的比赛过程中,还会设定一些较高的奖项,最高奖项金额可以达到10万元人民币。
比赛路线
42.195公里的马拉松,从重庆南滨公园作为起点,进入到朝天门大桥之后折返,然后开始进入重庆南滨公园。接着进入长江大桥,进入到融汇江山路口之后,再一次的折返,开始进入到长江大桥,最后还是回到重庆南滨公园。
迷你跑仅仅只是5公里,所有人都可以参加,从重庆的南滨公园开始,重点就是朝天门的大桥下,相对而言也没有太大的压力,但在参加过程中还需要注重于防护于未然。
录取名次与奖励
这次在参加比赛时可以获得两个奖项,一个是名次奖,一个就是破记录奖。赛会名次奖主要是以枪声成绩为准,前面的8名分别可以获得奖金。重庆市民组奖主要是按照进成绩来录取前面12名,同样可以获得奖金。这两项奖项都是按照最高的奖励标准,并不会重复的发放,不会累积奖金。还有一个是破记录奖,按照枪声的成绩,仅仅只限制第1名,可以有效获得10万元的人民币奖励。如果在比赛结束之后,能够有效破中国籍选手当前的成绩,可以有效获得5万元的人民币奖励。但在整个参加比赛的过程中并不是特别的轻松,还是需要掌握一些细节,通过正确的方法来参加马拉松,在参加马拉松的过程中不要过于的强迫自己,毕竟比赛也是以参与为主。
篇11:以太坊最便宜的时候多少钱?以太坊值得投资吗?
全文共 865 字
+ 加入清单在了解数字货币的时候,很多人觉得数字货币的价值很大,数字货币发行的时候价格并不高。以太坊最便宜的时候多少钱很多人不知道,那么以太坊最便宜的时候多少钱呢?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以太坊价格增长过程中发生了什么。以太坊这种数字货币是现在比较值钱的数字货币之一,它的价格仅次于比特币。那么以太坊值得投资吗?
一、以太坊最便宜的时候价值多少?
以太坊这种数字货币发行的时候,价格真的非常的低。不要觉得以太坊现在的价格很高,就觉得它发行的时候价格很高。以太坊最便宜的时候多少钱?以太坊刚开始发行的时候价格是最便宜的,那个时候两块钱就可以买到一枚以太坊。以太坊是2014年发行的,到现在也只不过是短短六年的发展时间。经过短短六年的时间,以太坊的价格完成了几千倍的增长,这真的是非常不错的。所以以前投资以太坊的人都赚到了很多钱。通过以太坊发家致富的人是大有人在的,这不是稀奇事情。
二、以太坊值得投资吗?
现在进行以太坊投资的人确实很多,但是有众多的人进行投资并不能说明以太坊就是值得投资的对象。以太坊最便宜的时候多少钱我们一定要了解。以太坊其实是非常值得投资的数字货币。首先,以太坊是主流的数字货币,它本身的价值是非常大的。在一个以太坊它的价值增长速度是非常快的。投资选择项目的时候,就要选择有价值增长的项目。只有能够持续升值的项目才是有投资价值的。可以说以太坊是满足可投资项目的各个条件的。所以进行以太坊投资是完全行得通的。当然,投资都是有风险的,一定不能够跟风土去投资。
三、以太坊现在的价值是多少?
以太坊这种数字货币的价值是仅次于比特币这种数字货币的。以太坊最便宜的时候多少钱前面已经说过了。以太坊现在的价值是1000美元,折合人民币也就是6000美元。这样的价值在全球数字货币中也算是佼佼者了。当然,尽管以太坊的价值如此大还有升值空间,我们投资以太坊也不能够随便下手。多去OKLink以太坊浏览器上面了解,以太坊的数据信息对于投资是大有裨益的。投资过程中,我们需要不断的分析数据得出投资节点。有了OKLink上面的权威数据信息做参考,投资很轻松。
篇12:小暑节气短信
全文共 4025 字
+ 加入清单小暑大暑,数了又数,酷热难耐,预防中暑。2016年的小暑就要到了,你知道小暑有哪些祝福语吗?小编跟大家分享小暑节气短信。
【最新小暑节气短信】
1、 小暑到,艳阳天,我的清爽问候伴你过夏天。把焦灼的烦恼驱散在昨天,把美丽的心情定格在今天,把快乐的希望凝聚在明天。愿你开开心心每一天。
2、 送你轻风,愿你开心;送你微风,愿你顺心;送你和风,愿你甜心;送你馨风,愿你舒心!万水千山总是情,温馨祝福送不停;小暑一年又一年,祝福一遍又一遍;小暑日,愿你有“暑”不尽的快乐, “暑”不尽的温馨!“暑”不尽的幸福!
3、 问候如小暑:温度一天比一天高!牵挂如小暑:激情一天比一天热!祝福如小暑:一天比一天猛!小暑节气,愿空气清清、温度凉凉,内心保持舒畅。任凭节气变幻,友谊时刻陪伴,亲!祝福你所有美好一天一天又一天!
4、 为解除小暑之苦,玉帝下诏,小暑之日,你头戴清凉破斗笠,手托天山寒冰壶,身穿开心无扣衣,足蹬快乐无底靴,在愉悦泉里一蹲,幸福树荫下一躺,便可尽享清凉,开心无数。祝小暑快乐。
5、 马上就要到小暑,我来给你送祝福。工作顺利无失误,爱情甜蜜乐无数。心情快乐不添堵,惬意自在不胜数。偶尔犯点小迷糊,生活依旧花满簇。愿你开心过小暑,日日无忧最幸福。
6、 小暑到了,愿你把快乐猛劲“暑”,把健康可劲“暑”,把幸福使劲“暑”,好运任你成倍“暑”,财富让你翻番“暑”。哈哈,祝你小暑开心,清爽舒心!
7、 风,带来“暑”不尽的凉爽;雨,带来“暑”不尽的快乐;月,带来“暑”不尽的好运。小暑到,祝福在升温,为你带来“暑”不胜“暑”的幸福!
8、 时至小暑,快乐为你遮荫,喜笑颜开;幸福为你扇风,惬意开怀;清凉为你献茶,清爽逍遥;轻松为你按摩,浑身舒爽;健康为你把脉,福寿百年;朋友为你祈福,好运无限:小暑自在,开心一夏!
9、 知了声声,唱响小暑的狂热,蛙鸣阵阵,欢歌小暑的愉悦,夏荷朵朵,点缀小暑的快乐,短信条条,送出小暑的祝福,小暑到,愿你清爽相伴,快乐无限!
10、 小暑到,你可以“暑暑”萤火虫,感受夏夜的奇妙;可以“暑暑”天上星,感受银河的热闹;可以“暑暑”风中柳,感受清凉的味道;可以“暑暑”身边人,感受温度的烘烤;当然,更可以“暑暑”红钞票,感受祝福的美好!愿你拥有“暑”不尽的笑,“暑”不完的福!
11、 掬一捧甘甜的泉水,滋润你干渴的心田;携一缕惬意的小风,轻拂你烦躁的心房;揽一阵清爽的细雨,给你一季的清凉。小暑到了,愿你给心情放假,快乐过夏。
12、 别以为毅力是辆货车,超载了会很危险,别以为耐心是艘巨轮,没水了也会搁浅,别以为身体是架飞机,停飞了就会坠毁。朋友,小暑季节,好好...
13、 小暑小暑,天热防暑。空调开放,清凉避暑。户外活动,小心中暑。调整心态,心静消暑。保重身体,无论寒暑。开心暑不胜暑,快乐非你莫属!
14、 小暑7月7,给你7个“气”:早晨有朝气,出门见喜气,工作很顺气,打彩有运气,心中有志气,从来不傲气,最后收到我信息,一天都神气。
15、 我等啊等,盼啊盼,就是不告诉你我在等谁?我看看左,望望右,终于等到它的出现。我掰掰手指数一二三,然后...大喊一声:小暑快乐!嘿嘿,吓到没?
16、 日子过得好快,小暑已然到来。天气炎热闷燥,烦恼跑掉常笑。水果蔬菜养胃,绿豆棒冰暑退。早起不能贪睡,夜晚被子要盖。短信祝福传递,朋友情谊常在。
17、 小暑悄来到,祝福来报到。快乐要速到,烦恼都丢掉。吉祥要签到,晦气要跑掉。好运要跟到,霉运要丢掉。幸福要随到,苦难要磨掉。朋友祝福先送到。
18、 你是在想我?是在骂我?还是在咒我?其实,你误会我了。你前面收到的短信都是我事先安排好的,这是惊喜,感动吧。嘻嘻,小暑快乐-怎会忘记你!
19、 蛙声鸣唱,好事连连;知了鸣叫,丰收年年;蝴蝶飘然,美丽现现;百花绽放,幸福延延;雨水纷纷,友情深深。小暑来临,送你惊喜,愿你夏日喜欢颜!
20、 7月7日是小暑,短信送你祝福到。一祝微风阵阵暖人心;二祝事业高升顺到底;三祝无忧无虑烦恼消;四祝笑颜常绽情谊深;五祝万事大吉合家欢。
【小暑节气短信分享】
1、 祝:炎炎夏风,“暑”你最凉;浓浓夏雨,“暑”你最爽。暑夏到,最美丽的祝福“暑”于你,“暑”你最帅气,“暑”你最美丽,“暑”你最甜蜜!
2、 暑夏到,热情浇,暑期到,开心泡,暑天到,愿清爽“暑”于你,清雅“暑”于你,清凉“暑”于你,清福“暑”于你,清华“暑”于你!
3、 警报!今日大暑!感觉热的脱衣裤,裸奔不算错误;上街必备大水壶,播撒清凉一路;最佳礼物选老虎,吓到冷汗冒出!另类避暑方式,是好友才能告诉!
4、 大暑日的祝福不能俗!我愿你呼风得风唤雨得雨,四周围绕冷空气,雨伞为你支起,热浪纷纷远离,唯有清爽继续。。。给你送去清凉是我发短信的唯一目的!
5、 大暑到来酷热难耐,降暑养生精心安排:多水多粥解暑畅快,冬病夏治健康不败。营养饮食少疾防衰,出门带伞保持凉快。烈日炎炎短信到来,化作祝福传播关爱。
6、 一年一年,是岁月流过的痕迹;一天一天,是健康成长的基础;一点一点,是留下的故事;一句一句,是知心朋友的祝福!大暑日,愿你好人一生平安!
7、 我用一丝春风,两滴夏雨,三片秋叶,四朵冬雪,做成五颜六色的冰棍,包裹着七彩八飘的袋子,装满大暑祝福,送给你,愿它能给你带来清凉快乐的大暑!
8、 暑来到天更热,注意火气别太多,养心保肝有绝招,静心锻炼强体魄,饮食适量别贪多,洁净扮演重角色,偏食嗜食要不得,当心肝脏不工作。小暑日快乐!
9、 日是小暑,暑字来当头:大饱口福的薯条,胸闷心烦的暑热,开心乐园的暑假。暑字太多,暑(数)不胜暑(数),愿--暑热被你甩掉,暑(曙)光将会盼到。
10、 福其实很简单: 口渴了喝杯茶水润润喉,烦恼时听听音乐轻轻松,疲倦时靠在椅上打个盹,安静时拿起手机发条短信提醒你:小暑到了天很热,注意防暑!
11、 暑过,一日热三分。思念升温,问候升温,友情也升温。工作别太劳累,保重身体养精神;挣钱别太辛苦,知足常乐才是真。祝你幸福一生。
12、 暑天,梅雨转进伏天日,切记莫忘吃补食,红枣烧鸡蛋,黄芪炖鸡,滋补身体,多吃凉粉,酸梅汤,消暑解热,大葱,大蒜,预防肠道疾病;祝小暑快乐。
13、 小暑,消暑,天气慢慢燥热,消除烦闷心有定数,室内通风要保持,出门雨伞要保障,肠胃健康要保护,精神状态要饱满,朋友联系要保养,小暑.
14、 小暑如此多娇,引无数男女竞折腰。惜青黄汗舞,略输蚊踩,塘中送嘱,少叙风骚,一待天浇,趁机失汗,只要晚来好睡觉。祝你小暑快乐如梦。
15、 时至小暑,少不了“暑”落你几句:愿你快乐“暑”不胜“暑”,幸福不计其“暑”,烦恼屈指可“暑”,财运“暑”一“暑”二,健康永不中暑
【小暑节气经典短信】
1、 夏天的帷幕悄然拉开,热情的暑气扑面而来,高照的艳阳驱散阴霾,蓬勃的生机心情不赖,无尽的快乐溢满胸怀,诚挚的祝福小暑送来。祝:小暑节气快乐!
2、 思念如绵绵梅雨,湿衣裳;问候似炎炎小暑,暖心肠。时间不停流转,季节不停变幻,情意始终如夏花灿烂。我的祝福如小暑火热:愿你幸福一生!
3、 小暑来到,送达一份小小的问候,裹着深深的情谊,荡漾你心;透着凉凉的心意,清爽你心;沁着爽爽的祝福,愉悦你心:愿你开怀,小暑清凉!无忧无烦,惬意逍遥!
4、 小暑一至热难当,禾苗杂草都晒黄;出门避暑趋阴凉,一早一晚再去忙;天气变化时无常,雷电洪涝都要防;朋友冷暖放心上,愿你幸福地久长。小暑快乐!
5、 暑日炎炎,头昏目眩。心神不安,吃不下饭。食少神倦,容易中暑。促进食欲,多喝茶汤。粥当主食,适量脂肪。多吃瓜果,生津神旺。
6、 小暑一到气温高,注意养生很重要,防暑降温有妙招,绿豆熬汤清热好,新鲜瓜果解暑妙,冰棍少吃防感冒,午睡能把容颜保,心境平和莫焦躁,祝您健康身体好!
7、 小暑来了心情燥,防暑防晒最重要。生物调节需可靠,早睡早起身体好。气温升高烈日照,充足水分解烦恼。油腻食物莫多要,身体营养需牢靠,最后祝愿短信到,健健康康乐逍遥。
8、 高温湿热天气来临,5种凉茶助解暑:①西瓜皮凉茶:祛暑利尿,适合热性体质及水肿人群②薄荷凉茶:提神醒脑、开胃清凉,适合胃口不好及脑力劳动者饮用③香兰凉茶:有助预防中暑,适合风热感冒初期④陈皮茶:消暑止咳⑤鲜藕凉茶:养胃滋阴。愿你健康!
9、 小暑一到天闷热,清凉绿茶一小杯,解暑去燥清爽伴,一碗冰爽绿豆沙,排毒除湿保安康,一条短信传问候,小暑快乐清新伴,开心逍遥凉自在!
10、 小暑炎热气温高,养生保健很重要。晚睡早起要做到,适当午休精神高。饮食清淡脾胃调,少喝冷饮健康绕。适度锻炼身体好,心情高兴乐逍遥。愿你小暑快乐。
11、 夏日养生有道,提高新陈代谢,充足睡眠为上,失眠储存脂肪,按时进食重要,每餐隔四小时,炎热多多饮水,自榨果汁也好,试试举重练习,增加肌肉含量,生活添点绿色,绿茶能抗氧化,减少蛋糕饼干,粗粮一周三次,午餐加些辣椒,过量千万不要。温馨关怀送上,愿你健康安好!
12、 小暑驾到易中暑,你的健康我在乎。盛上一杯绿豆汤,消暑解渴幸福长。送你一罐王老吉,去火保健添美丽。给你一瓶冰雪碧,透心清爽无人敌。小暑时节愿你健康消暑,快乐无数。
13、 夏季气温高,多数人困倦乏力。饮食上可以选择酸味食物(番茄、乌梅、葡萄、山楂、菠萝、芒果、猕猴桃),多苦味食物(苦瓜、苦菜、鸡毛菜、莴笋、仙人掌)以清心。不宜贪冷,西瓜、绿豆汤、乌梅小豆汤,虽为解渴消暑之佳品,但不宜冰镇,容易伤及脾胃。愿你健康一夏!
14、 小暑来到天更热,注意火气别太多,养心保肝有绝招,静心锻炼强体魄,饮食适量别贪多,洁净扮演重角色,偏食嗜食要不得,当心肝脏不工作。小暑日快乐!
15、 芬芳空气“暑”于你,温柔你的心跳;凉爽清风“暑”于你,抚去你的烦躁;荡漾碧波“暑”于你,轻盈你的奔跑;灿烂阳光“暑”于你,照耀你的微笑。小暑到,愿快乐“暑”于你,扑进你怀抱;好运“暑”于你,丰满你荷包;健康“暑”于你,消除你疲劳;幸福“暑”于你,陪你直到老。
篇13:寒露节气的含义是什么意思
全文共 2054 字
+ 加入清单寒露是二十四节气之一,通常是每年的10月7日-9日。那么大家知道寒露是什么意思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寒露节气的含义是什么意思,欢迎大家前来阅读,希望大家喜欢。
寒露是什么意思
寒露在二十四节气中排列十七,于每年的十月八日至九日交节。史书记载“斗指寒甲为寒露,斯时露寒而冷,将欲凝结,故名寒露。”“露气寒冷,将凝结也。”由于寒露的到来,气候由热转寒,万物随寒气增长,逐渐萧落,这是热与冷交替的季节。在自然界中,阴阳之气开始转变,阳气渐退,阴气渐生,我们人体的生理活动也要适应自然界的变化,以确保体内的生理(阴阳)平衡。
祖国医学在四时养生中强调“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因此,秋季时节必须注意保养体内之阳气。当气候变冷时,正是人体阳气收敛,阴精潜藏于内之时,故应以保养阴精为主,也就时说,秋季养生不能离开“养收”这一原则。
自古秋为金秋也,肺在五行中属金,故肺气与金秋之气相应,“金秋之时,燥气当令”,此时燥邪之气易侵犯人体而耗伤肺之阴精,如果调养不当,人体会出现咽干、鼻燥、皮肤干燥等一系列的秋燥症状。所以暮秋时节的饮食调养应以滋阴润燥(肺)为宜。古人云:“秋之燥,宜食麻以润燥。”此时,应多食用芝麻、糯米、粳米、蜂蜜、乳制品等柔润食物,同时增加鸡、鸭、牛肉、猪肝、鱼、虾、大枣、山药等以增加体质;少食辛辣之品,如辣椒、生姜、葱、蒜类,因过食辛辣宜伤人体阴精。
精神调养也不容忽视,由于气候渐冷,日照减少,风起叶落,时常在一些人心中引起凄凉之感,出现情绪不稳,易于伤感的忧郁心情。因此,保持良好的心态,因势利导,宣泄积郁之情,培养乐观豁达之心是养生保健不可缺少的内容之一。
除此之外,秋季凉爽之时,人们的起居时间也应作相应的调整。我在多年的临床诊疗中发现,每到气候变冷,患脑血栓的病人就会增加,分析原因和天气变冷、人们的睡眠时间增多有关,因为人在睡眠时,血流速度减慢,易于形成血栓。《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明确指出:“秋三月,早卧早起,与鸡俱兴。”早卧以顺应阴精的收藏;早起以顺应阳气的舒达,为避免血栓的形成,我建议大家顺应节气,分时调养,确保健康。
寒露气候特点
寒露节气其间,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各地气温继续下降。华南日平均气温多不到20℃,即使在长江沿岸地区,水银柱也很难升到30℃以上,而最低气温却可降至10℃以下。西北高原除了少数河谷低地以外,候(5天)平均气温普遍低于10℃,用气候学划分四季的标准衡量,已是冬季了。千里霜铺,万里雪飘,与华南秋色迥然不同。
寒露节气的象征
寒露节气象征着气温更低,空气已结露水,渐有寒意。寒露,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七个节气,属于秋季的第五个节气。斗指戊;太阳到达黄经195°;在每年公历10月7日-9日交节。寒露是一个反映气候变化特征的节气,寒露节气后,昼渐短,夜渐长,日照减少,热气慢慢退去,寒气渐生,昼夜的温差较大,晨晚略感丝丝寒意。从气候特点上看,寒露时节,南方秋意渐浓,气爽风凉,少雨干燥;北方广大地区已从深秋进入或即将进入冬季,具体的要看哪一年的天气情况。
寒露养生注意要点
寒露养生之【衣】
秋季凉热交替,气温逐渐下降,不要经常赤膊露身以防凉气侵入体内。“白露身不露寒露脚不露”这是一条很好养身之道。“一场秋雨一场凉”,我们要随着天气转凉逐渐增添衣服,但添衣不要太多、太快。俗话说“春捂秋冻”。秋天适度经受些寒冷有利于提高皮肤和鼻粘膜耐寒力,对安度冬季有益。秋天早晚凉意甚浓要多穿些衣服。另外,秋季腹泻多发季节应特别注意腹部保暖。
寒露养生之【食】
秋季神经兴奋,食欲骤增,要防止过量饮食。要少吃辣味和生冷食物多吃酸性和热饮和热软食物。不吃霉变和不洁食物,避免感染肠道传染病。中秋之后天气干燥易出口渴咽干唇燥皮肤干涩等“秋燥病”,应多吃水果,常喝开水绿豆汤、豆浆、牛奶等满足肌体的需要提高抗燥病力。
寒露养生之【住】
秋季宜早睡早起,保证睡眠充足。注意劳逸结合,防止房劳伤肾。初秋白天气温高电扇不宜久吹;深秋寒气袭人,既要防止受寒感冒,又要经常打开门窗,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条件许可情况下,居室及其周围可种植一些绿叶花卉让环境充满生机又可净化空气促进身体健康。
寒露养生之【行】
秋天虽没有春天那样春光明媚,生机勃勃,但秋高气爽遍地金黄另有一番动人景象。到公园湖滨郊野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可增强体质。秋游也一种好的活动形式既可调节精神又可强身健体。
寒露有什么禁忌
1、忌讳刮风
在农村,寒露忌讳刮风。农民认为,寒露刮风,庄稼会遭殃。有的地方寒露时忌讳有霜冻,霜会冻伤晚秋收割的稻谷,所以民间就有了“寒露有霜,晚谷受伤”的说法。
2、忌讳露脚
白露身不露,是提醒大家早、晚需要穿长袖衣服了。而过了寒露时节,露水增多,气温越来越低。此时我国北方已呈深秋景象。专家表示,此时寒气逼人,一定要注意身体,特别是脚的保暖。
过了寒露,天气由凉转寒,入夜后更是寒气袭人。常言道:寒露脚不露。这就是告诫人们应特别注重保暖,及时增减衣服,以防寒邪入侵。两脚离心脏最远,血液供应较少,又因为脚部的脂肪层较薄,特别容易受到寒冷的刺激。脚部受凉,特别容易引起上呼吸道黏膜毛细血管收缩,导致人抵抗力下降。
篇14:寒露2023年是在几日几点几分
全文共 1242 字
+ 加入清单进入寒露,时有冷空气南下,昼夜温差较大,并且秋燥明显。寒露2023年是在几日几点几分呢?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寒露2023年是在几日几点几分(含时间),希望大家喜欢!
寒露起居养生注意什么
饮食多滋阴
天凉后,很多人本能地喜温喜热,容易出现内热上火的情况,对养阴不利。深秋季节寒冷而干燥,应该以保养阴精为主,正如中医四时养生所说:“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因此,饮食上,要适当多吃一些滋阴润燥的食物。
谨慎喝凉茶
进入秋季由于天气干燥,一些忙碌的上班族可能会出现口舌干燥、牙龈肿痛等上火的症状,这时候千万别盲目喝凉茶想要降火。寒露时节,上火往往是因为气阴两虚或者气不化阴,盲目喝凉茶可能会加重秋燥,耗气伤阴。
穿着别露脚
古语有“白露身不露,寒露脚不露”的说法,意思是寒露后,天气由凉爽转为寒冷,“秋冻”的日子已经结束,防寒保暖有助于防止秋季疾病的发生,尤其要注意足部的保暖。
早睡不熬夜
中医认为,规律的作息习惯有利养阴,因为睡眠不足容易损耗阴血。因此,睡好觉、避免熬夜要常记心头。寒露起居原则是早起早睡,早起能顺应阳气舒张,早睡有利阴精收藏。
情绪莫焦虑
寒露后,昼渐短,夜渐长,日照减少,另外,深秋季节,草木槁枯,寒风萧瑟,人们容易情绪低落,有些人甚至出现季节性抑郁。中医认为,易发怒、脾气暴躁、焦虑情绪都会大动肝火,对养阴不利。此时要学会潜藏情志,当出现紧张、激动、抑郁时,学会及时调整。
运动别过度
运动锻炼可以强健体魄,而且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赶走秋乏,但如果运动强度太大,反而会加重人体的疲惫感。在寒露时节,由于秋高气爽,应该做一些贴近大自然的舒缓运动,如快步走、爬山等,既能收敛心神看,也可达到锻炼的目的。
一般而言,秋天人的情绪不太稳定,易于烦躁或悲愁伤感,特别是身临花木凋零,秋风萧瑟的深秋,常在一些人(特别是老年人)心中引起苦闷与垂暮之感。因此,秋季养生以调达情志、培养乐观情绪、保持心理平衡为首要。
寒露2023年是在几日几点几分
2023年寒露:公历2023年10月8日21点5分,农历癸卯年八月二十四号。
寒露三候
1、一候鸿鴈来宾。鴈以仲秋先至者为主,季秋后至者为宾。《通书》作来滨。滨,水际也,亦通。
2、一候雀入大水为蛤。雀,小鸟也,其类不一,此为黄雀。大水,海也,《国语》云:雀入大海为蛤。盖寒风严肃,多入于海。变之为蛤,此飞物化为潜物也。蛤,蚌属,此小者也。
3、一候菊有黄华。草木皆华于阳,独菊华于阴,故言有桃桐之华皆不言色,而独菊言者,其色正应季秋土旺之时也。
寒露节气的特点
1、鸿雁来宾
鸿雁排成一字或人字形的队列大举南迁;雁以仲秋先至者为主,季秋后至者为宾。
2、菊有黄华
此时菊花已普遍开放。草木皆华于阳,独菊华于阴,故言有桃桐之华皆不言色,而独菊言者,其色正应季秋土旺之时也。
寒露节气介绍
寒露时节,南岭及以北的广大地区均已进入秋季,东北和西北地区已进入或即将进入冬季。首都北京大部分年份这时已可见初霜,除全年飞雪的青藏高原外,东北北部和新疆北部地区一般已开始降雪。
中国传统将寒露作为天气转凉变冷的表征。仲秋白露节气“露凝而白”,至季秋寒露时已是“露气寒冷,将凝结为霜了”。
篇15:数字货币交易收盘时间在什么时候?数字货币交易注意事项
全文共 919 字
+ 加入清单数字货币交易收盘时间在什么时候?曾有专业人士表示,在支付方面,比特币并不会成为现金,但人们仍然希望比特币能够成为一种特殊的数字黄金。数字货币交易收盘时间在什么时候?在数字货币的圈子中,比特币是最有前景的一种货币,并且价值也是比较高的。多数投资者都想分一杯羹,但是却对这方面并不是多么的了解。今天就一起看一下数字货币交易收盘时间在什么时候?交易都有哪些注意事项?
一、数字货币交易收盘时间有许多新手估计对于数字货币并不是特别了解,尤其是对于一些规则方面等等。数字货币交易收盘时间在什么时候?首先投资者要清楚,数字货币本身便是一种P2P所存在的虚拟货币。点对点传输也就代表着货币在市场中属于完全去中心化,全球范围内一周有7天的时间都可以进行交易。
在一天的时间内,24小时是都可以交易的,并且在跌涨方面并没有限制。数字货币在这方面比较自由,上一秒在买入之后,下一秒如果想要卖出也没有关系。不过投资者要知道,虽说交易制度比较自由,但是投资者还是应该瞅准时机在进行投资,现如今在OKLink浏览器中也是24小时可以交易,并且OKLink操作性比较简单。
二、数字货币交易注意事项1、在合适的价格购买相信投资人应该都清楚低买高卖的原理,如果想要在比较低的位置购买比特币,然后在比较高的位置卖出去,操作难度比较大。所以如今多数人都会进行定投,也就是不管涨跌,都会在一个固定的时间内,直接卖出去或者是买入。
像这种操作一般可以直接降低成本,而且如果买入的货币价格比较低,那么收益也就越大。没有人可以说准最低的价格在哪里,很多专业人士普遍认为3000美元到5000美元左右是比较安全的。投资者平时可以在OKLink浏览器上多做调查,时刻把控货币价格。
2、钱少也可以买了解数字货币交易收盘时间很关键,但了解数字货币交易事项也很关键。在市场中钱不多也可购买货币,也许有投资者表示如今1万美元才能买到比特币,该怎样进行投资?实际上比特币如果分散开来,最小单位大概是亿分之一,也就表示投资者可以直接购买零点零一个,甚至是零点零零一。金额方面投资者可以自己决定能否进行买卖,要看双方的意愿如何。当然如果价格太低可能会买不到,如果能够买到自然不错,这样投资者可以慢慢囤起来。
篇16:二十四节气寒露是什么意思
全文共 2096 字
+ 加入清单寒露的日子,湿度会特别干燥,因而皮肤水分蒸发快,故易造成皮肤干裂、皱纹增多、咽喉燥痛、大便秘结等,因此秋天预防秋燥是重要的保健原则。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二十四节气寒露是什么意思,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寒露的风俗习惯
1、预防秋燥,秋天气候干燥,因而皮肤水分蒸发快,故易造成皮肤干裂、皱纹增多、咽喉燥痛、大便秘结等,因此秋天预防秋燥是重要的保健原则。室内要保持一定的湿度,重视补充机体水分,要避免过劳和剧烈运动使津气液耗损。为了防止皮肤干燥可涂擦各种护肤霜。但应注意口唇干裂不可擦甘油,更不可用舌头经常舔口唇,否则会使口唇干燥皲裂加重。
2、慎食瓜果,夏令大量食瓜果虽然不至于造成脾胃疫患,却已使肠胃抗病力有所下降,入秋后再大量食瓜果,势必更助湿邪损伤脾阳,脾阳不振不能运化水湿,腹泻、下痢、便溏等急慢性胃肠道疾病就随之发生。因此,入秋之后应少食瓜果,脾胃虚寒者尤应禁忌。
二十四节气寒露是什么意思
寒露是我国传统节气中的一个,时间在每年公历10月7日、8日或9日,它表示秋季时节的正式开始。寒露时节的气温较低、露水增多,气候由凉爽逐渐转入寒冷下雪,对秋收十分有利。这时北方正值玉米丰收、种植冬小麦的农忙时节。但对于南方来说,寒露期间的降雨量日益减少,会影响农作物的生长。
寒露的传统习俗
吃花糕
由于天气渐冷,树木花草凋零在即,故人们谓此为“辞青”。九九登高,还要吃花糕,因“高”与“糕”谐音,故应节糕点谓之“重阳花糕”,寓意“步步高升”。
饮菊花酒
习俗寒露与重阳节接近,此时菊花盛开,为除秋燥,某些地区有饮“菊花酒”的习俗,这一习俗与登高一起,渐渐移至重阳节。菊花酒是由菊花加糯米、酒曲酿制而成,古称“长寿酒”,其味清凉甜美,有养肝、明目、健脑、延缓衰老等功效。
赏菊花
每个季节都在寻找适合它精神气质的花。寒露到来的农历九月又称菊月,是菊的月份。和大多数春夏盛开的花不同,菊花是反季节的花,越是霜寒露重,越是菊花开得最艳丽的时节。我国古代将寒露分为三候:“一候鸿雁来宾;二候雀入大水为蛤;三候菊始黄华。”其中“菊始黄华”指的正是菊花此时普遍开放。
登高
如果说白露时节天气转凉,开始出现露水,那么到了寒露,则露水增多,且气温更低。此时我国有些地区会出现霜冻,北方已呈深秋景象,白云红叶,偶见早霜,南方也秋意渐浓,蝉噤荷残。北京人登高习俗更盛,景山公园、八大处、香山等都是登高的好地方,重九登高节,更会吸引众多的游人。
插茱萸和簪菊花
重阳节插茱萸的习俗,在唐代就已经盛行。古人认为在重阳节这一天插茱萸能够避难消灾,或佩戴于臂,或做香袋把茱萸放在里面佩戴,还有插在头上的。多数是妇女、儿童佩戴,有些地方也有男子佩戴。重阳节佩茱萸,在晋代葛洪《西经杂记》中就有描述。
除了佩带茱萸外,人们也有头戴菊花的。唐代就已经如此,后来传承下来。清代,北京重阳节的风俗是把菊花枝叶贴在门窗上,“解除凶秽,以招吉祥”。这是头上簪菊的变形。宋代,还有将彩缯剪成茱萸、菊花来相送佩戴的。
到20世纪80年代之后,在政府的提倡下,重阳节已成为了中国人“敬老爱老”的老人节了。
寒露秋边钓
寒露时节是钓鱼的好时节,因为,进入“白露”以后,天气已逐渐凉爽,水温也下降到鱼类喜爱的温度。此时,饱受了盛夏苦日的鱼儿又开始活跃起来, 四处游弋觅食。尤其在“寒露”,“霜降”节气的晚秋,鱼儿为填肚越冬要贮存食料就显得更加馋嘴贪吃,易上钩、易钓获。钓者须把握住这一大好时机
寒露节气的气候变化
“寒露不摘棉,霜打莫怨天”。趁天晴要抓紧采收棉花,遇降温早的年份,还可以趁气温不算太低时把棉花收回来。江淮及江南的单季晚稻即将成熟,双季晚稻正在灌浆,要注意间歇灌溉,保持田间湿润。我国大部分地区在冷高压控制之下,雨季结束。天气常是昼暖夜凉,晴空万里,对秋收十分有利。我国大陆上绝大部分地区雷暴已消失,只有云南、四川和贵州局部地区尚可听到雷声。华北10月份降水量一般只有9月降水量的一半或更少,西北地区则只有几毫米到20多毫米。干旱少雨往往给冬小麦的适时播种带来困难,成为旱地小麦争取高产的主要限制因子之一。
寒露节气注意事项
1、多食甘淡滋润食品
寒露时节,应根据个人的具体情况,适当多食甘、淡滋润的食品,既可补脾胃,又能养肺润肠,可防治咽干口燥等症。在饮食上还应少吃辛辣刺激、香燥、熏烤等类食品,宜多吃些核桃、银耳、萝卜等有滋阴润燥、益胃生津作用的食品,还应多吃雪梨、苹果等水果。
2、多吃山药、萝卜等“根”菜
古人云:春吃花、夏吃叶、秋吃果、冬吃根。萝卜、莲藕、土豆、山药等“根菜”,相比其他蔬菜,农药残留量较低,往往更安全些。寒露节气养生保健不妨多吃些山药、萝卜等“根”菜。
3、酸味收敛第一
秋天属金,肺也属金,肺气通于秋;辛味入肺,酸味入肝,五行中金能克木,所以,当秋之时,要减辛味食物以平肺气,增酸味食品以养肝气,防肺气太过乘肝,使肝气郁结。因此,在饮食上,要尽可能少食葱、姜、蒜、韭等辛味之品,多吃一点酸味果蔬。
4、少食柿子,空腹吃柿子最不宜
俗话说:“寒露收山楂,霜降刨地瓜。寒露柿红皮,摘下去赶集。”柿子营养价值很高,含有丰富的蔗糖、葡萄糖、果糖、蛋白质、胡萝卜素、维生素C等营养物质。所含维生素和糖分比一般水果高1~2倍左右,一般一天最好不要食用超过一个。
篇17: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精华液 精华什么时候用最好
全文共 1270 字
+ 加入清单精华液的营养成分都很高,功效型很强,护肤效果明显,是很受大家欢迎与喜爱的护肤产品,市面上的精华有很多种,不同的功效作用,适合不同的肤质人群。
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精华液
如果按年龄来选的话,25岁之前,皮肤没什么大毛病的话,应选保湿精华。25岁之后,要开始使用抗氧化精华,应预防衰老。30岁之后,当然要开始使用抗衰老精华了。如果皮肤问题较严重,可根据需要来选合适的产品:
干性皮肤:选择保湿、锁水性较好的精华液;可于夏天选用较稀的乳霜状类,而冬天则选用较浓稠的乳霜状精华液来加强润泽效果。
中性肤质:可以涂抹一些自身需要的各类精华素或精华液,如美白、除皱等;白天最好选用含SPF防晒系数的精华素。
油性肌肤:则要选用能够控制油脂分泌、收缩毛孔的精华液。
精华什么时候用最好
精华一类一般都是在晚上擦,而且不能天天擦,避免出现营养过剩的情况。精华在取用的时候一定要适量,将其按摩至吸收即可。晚上使用精华,其实有利于皮肤的吸收,精华一般都是浓缩物质,分子也小,能够迅速渗透到皮肤底层,给肌肤细胞注入营养。夜间睡觉的时候,细胞也比较活跃,所以涂了精华之后再睡觉,可以促进皮肤细胞对精华的吸收。精华一类的东西不要天天使用,精华液,精华露,精华乳等等东西,都不适合每天使用,因为它们都含有高度浓缩的营养物质,如果经常使用精华,会给肌肤造成负担,甚至还会出现一系列的负面影响,所以为了肌肤的健康,最好不要天天使用这些东西。还有一种精华比较特别,那就是安瓶,这种东西比精华液,精华露,精华乳这些精华类的东西还要更高效,能够在短时间内让肌肤注入活力,被说是皮肤的急救站,但这种东西也只能够偶尔用用,不能够天天使用,不然肌肤会承受不住那些高浓度的营养物质。
精华液适合什么年龄段
精华液适合20岁以上的女性使用,但不适合油性皮肤使用,对于混合性皮肤来说,可以根据自己的皮肤特征来决定。其实精华液主要针对于肌肤特点,并没有年龄要求,只要是成年人都能涂抹。有些人认为精华液应该在25岁以上使用,其实并不然,年龄偏小一点的人,可以使用补水型精华液,年龄稍微大一点的人,选择紧致皮肤的精华液即可。精华液的营养成分很高,一般只适合干性皮肤使用,油性皮肤和混合性皮肤都不是很合适。油性肌肤的特点主要表现在皮肤爱出油,精华液本身的营养成分就很高,如果再使用精华液,会让肌肤越来越油。混合性皮肤主要根据季节的变化而变化,冬季皮肤比较干燥,夏天容易出油,对于混合性皮肤而言,根据自己的肤质来决定就可以了,如果今天比较干燥,可以适当的涂抹精华液,如果今天的肌肤比较油腻,就不要再使用精华液了。精华液能持续补水,强化吸收,锁水保湿,但并不是所有的精华液功效都一样,根据自己的需要和肤质进行购买即可。坚持保养皮肤,能延缓皮肤衰老,所以一定不要忽视护肤步骤。
精华液的使用手法
1、脸颊部分
手指指腹沿着脸部轮廓由下而上,由内而外打圈;
2、眉眼鼻部分
从眉心出发,沿着鼻梁下滑按摩鼻梁和鼻翼。眉毛部分则从眉心出发,沿着眉毛往外画半圆;
3、额头部分
如图十字交替按摩,至吸收即可;
4、嘴周和下巴部分
鼻子下嘴巴上部,指腹从人中出发,向两边涂抹开,下巴部分则如图所示,从下巴中部到脸颊两边轻轻提拉。
篇18:寒露节气由来简介
全文共 3672 字
+ 加入清单寒露的时候,日照会变少,“寒露”是深秋的节令,在二十四节气中最早出现“寒”字。寒露是干支历戌月的起始,是秋季末月。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寒露节气由来简介,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寒露传统食物
藕
“荷莲一身是宝,秋藕最补人”,寒露后空气干燥,人容易烦躁不安。这时要多吃一些清心润燥的食物来去秋燥。莲藕富含铁、钙等微量元素,植物蛋白质、维生素以及淀粉,有明显的开胃清热、润燥止渴、清心安神,益血益气的功效,也可增强人体免疫力。
山楂
“寒露收山楂,霜降刨地瓜”,寒露山楂红,山楂含钙量在秋季水果中最高,每百克果肉中含钙52毫克。孕妇和儿童对钙的需求大,这两类人群不妨在饭后吃点山楂。
柚子
柚子性寒、味酸,可化痰止咳、健胃消食、消肿止痛,适用于胃病、消化不良、痰多气喘等症。柚子以富含维生素C闻名,其所含的有机酸,大部分为枸橼酸,而枸橼酸具有消除人体疲劳的作用。有益于心血管病及肥胖病患者食用。
柑橘
柑橘也是最佳的寒露养生食物。柑橘一般在秋季大量上市,它还有大量的维生素B1,维生素B1对神经系统的信号传导具有重要作用。而在秋季盛产的水果当中,柑橘的维生素B1含量最高。此外,柑橘的果实、果皮、果核以及根等都有不同的药理作用。
石榴
石榴性温、味甘、涩,入肺、肾、大肠经。石榴的营养特别丰富,果实中含有维生素C、维生素B、有机酸、蛋白质以及钙、磷、钾等矿物质。具有助消化、软化血管、降脂降糖等多种功效。
柿子
柿子具有润肺止咳、清热生津、化痰软坚的功效。鲜柿生食,对肺痨咳嗽、咳嗽痰多、虚劳咯血等症有良效。红软熟柿,可治疗热病烦渴、口干唇烂、热痢等症。
螃蟹
寒露的一大习俗是吃螃蟹。蟹肉质细嫩,味道鲜美,为上等名贵水产。螃蟹的营养也十分丰富,蛋白质的含量比猪肉、鱼肉都要高出几倍,钙、磷、铁和维生素A的含量也较高。中医认为,河蟹性寒,味咸,具有清热散结、通脉滋阴、补益肝肾、生精益髓、和胃消食、散热通络、强壮筋骨等功效。煮螃蟹以清蒸最原汁原味,营养价值高。
山药
寒露养生也离不开山药。山药属于薯类,含有丰富的碳水化合物和膳食纤维,多种维生素,包括胡萝卜素、维生素B1、B2和钙、磷、钾、钠、镁、铁、锌、铜等多种矿物质。山药虽然可以同时滋补很多脏器,但最终还是以补肾为主,经常吃山药可以增强肾脏的排毒功能。拔丝山药是很好的一种食用方法,用焦糖“炮制”过的山药,补肾抗毒的功效会相应增强。
寒露节气由来简介
每年10月8日或9日是太阳到达黄经195°时为寒露。《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九月节,露气寒冷,将凝结也。”寒露的意思是气温比白露时更低,地面的露水更冷,快要凝结成霜了。 寒露时节,南岭及以北的广大地区均已进入秋季,东北和西北地区已进入或即将进入冬季。首都北京大部分年份这时已可见初霜,除全年飞雪的青藏高原外,东北和新疆北部地区一般已开始降雪。
我国古代将寒露分为三候:“一候鸿雁来宾;二候雀入大水为蛤;三候菊有黄华。”此节气中鸿雁排成一字或人字形的队列大举南迁;深秋天寒,雀鸟都不见了,古人看到海边突然出现很多蛤蜊,并且贝壳的条纹及颜色与雀鸟很相似,所以便以为是雀鸟变成的;第三候的“菊始黄华”是说在此时菊花已普遍
寒露养生需要注意什么
注意脖子的保暖
我们人体的颈部血管穴位比较多,比如说大椎穴、风池穴等穴位都在这个部位,所以说从寒露节气开始,我们要需要做好颈部的保暖工作。我们可以戴一些丝巾、围巾或者是穿一些高领的衣服,这样都可以给我们的脖子起到保暖的作用,可以很好地避免颈部血管受到寒冷而收缩,从而可以起到预防高血压、心血管疾病,等一些疾病的发生。
注意脚部保暖,不露脚
在这个季节已经不适合露出脚部了,需要做好脚部的保暖工作。如果我们的脚部受凉了,很容易导致我们的抵抗力下降,所以就会给疾病乘虚而入的机会。在平时我们除了需要穿厚的袜子和棉的鞋子,在睡觉以前最好用热水来泡一下脚,这样可以起到舒筋活血的功效,通过泡脚还可以给我们全身温暖。
经常用双手搓腰
平时的生活当中,我们可以用双手来搓腰,这样可以起到很好的疏通带脉、强壮腰脊和固精益肾的效果,在我们脊椎两旁的后腰位置是我们的肾脏,肾脏都比较喜欢温暖讨厌寒冷,所以我们可以常按摩这个部位,可以起到很好的温煦肾阳、畅达气血作用。所以在平时经常用双手搓腰,对于我们身体的健康是非常有利的。
用冷水洗鼻搓鼻
由于天气冷了以后,大多数人的鼻炎就会出现,也在这个时候可以以寒制寒,我们每天可以在早晚用冷水洗鼻子搓鼻子,这样做可以有效地增强我们鼻粘膜的免疫力,还可以有效的起到防治鼻炎的作用。我们在用冷水洗鼻子的时候,可以适当的揉搓一下我们的鼻翼,这样可以有效地改善我们鼻粘膜的血液循环,还可以有效的缓解打喷嚏的现象,对于鼻塞、过敏性鼻炎也有很好的效果。
寒露的传统特色习俗
登高习俗
如果说白露时节天气转凉,开始出现露水,那么到了寒露,则露水增多,且气温更低。此时我国有些地区会出现霜冻,北方已呈深秋景象,白云红叶,偶见早霜,南方也秋意渐浓,蝉噤荷残。北京人登高习俗更盛,景山公园、八大处、香山等都是登高的好地方,重九登高节,更会吸引众多的游人。
农事习俗
寒露时天气对秋收十分有利,农谚有:黄烟花生也该收,起捕成鱼采藕芡。大豆收割寒露天,石榴山楂摘下来。寒露蜜桃属北方晚熟桃品种,成熟期在寒露前后,故名“寒露蜜桃”。
饮食习俗
寒露时节,应多食用芝麻、糯米、粳米、蜂蜜、乳制品等柔润食物,同时增加鸡、鸭、牛肉、猪肝、鱼、虾、大枣、山药等以增加体质;少食辛辣之品,如辣椒、生姜、葱、蒜类,因过食辛辣宜伤人体阴精。有条件可以煮一点百枣莲子银杏粥经常喝,经常吃些山药和马蹄也是不错的养生办法。
寒露饮食养生应在平衡饮食五味基础上,根据个人的具体情况,适当多食甘、淡滋润的食品,既可补脾胃,又能养肺润肠,可防治咽干口燥等症。水果有梨、柿、荸荠、香蕉等;蔬菜有胡萝卜、冬瓜、藕、银耳等及豆类、菌类、海带、紫菜等。早餐应吃温食,最好喝热药粥,因为粳米、糯米均有极好的健脾胃、补中气的作用,像甘蔗粥、玉竹粥、沙参粥、生地粥、黄精粥等。中老年人和慢性患者应多吃些红枣、莲子、山药、鸭、鱼、肉等食品。
自古秋为金秋也,肺在五行中属金,故肺气与金秋之气相应,“金秋之时,燥气当令”,此时燥邪之气易侵犯人体而耗伤肺之阴精,如果调养不当,人体会出现咽干、鼻燥、皮肤干燥等一系列的秋燥症状。所以暮秋时节的饮食调养应以滋阴润燥(肺)为宜。古人云:“秋之燥,宜食麻以润燥。”
寒露节气的传统习俗有哪些
1.吃重阳糕
重阳糕是重阳节的代表性食品。因为“糕”与“高”同音,古人相信“百事皆高”的说法,所以在重阳节登高时吃糕,预示步步高升。
宋代重阳糕的制作非常讲究。《梦粱录》记载:此糕是以糖面蒸糕,上以猪羊肉鸭子为丝簇钉,插小彩旗,故名日“重阳糕”。还有一种,是由宫中的“蜜煎局以五色米粉塑成狮蛮,以小彩旗簇之,下以熟栗子肉杵为细末,人麝香糖蜜和之,捏为饼糕小段,或如五色弹儿,皆人韵果糖霜,名之日‘狮蛮栗糕’”。《乾淳岁时记》中说,当时更有一种不一般的重阳食品,它“以苏子微渍梅卤,杂和蔗霜、梨、橙、玉榴小颗,名日‘春兰秋菊’”,不但食糕制作考究精致,而且命名奇特,为前世所少见。
2.插茱萸和簪菊花
重阳节插茱萸的习俗,在唐代就已经盛行。古人认为在重阳节这一天插茱萸能够避难消灾,或佩戴于臂,或做香袋把茱萸放在里面佩戴,还有插在头上的。多数是妇女、儿童佩戴,有些地方也有男子佩戴。重阳节佩茱萸,在晋代葛洪《西经杂记》中就有描述。除了佩带茱萸外,人们也有头戴菊花的。唐代就已经如此,后来传承下来。清代,北京重阳节的风俗是把菊花枝叶贴在门窗上,“解除凶秽,以招吉祥”。这是头上簪菊的变形。宋代,还有将彩缯剪成茱萸、菊花来相送佩戴的。
到20世纪80年代之后,在政府的提倡下,重阳节已成为了中国人“敬老爱老”的老人节了。
3.赏菊并饮菊花酒
重阳节恰逢一年的金秋时节,菊花盛开。据传赏菊及饮菊花酒始于晋朝大诗人陶渊明。陶渊明以隐居闻名,以诗闻名,以爱饮酒闻名,也以爱菊闻名,后人学习他,便有重阳赏菊之俗。旧时文人士大夫还把赏菊与宴饮结合,以求更接近陶渊明。北宋京师开封,重阳赏菊之风流行,当时的菊花就有许多品种,千姿百态。在民间,人们还把农历九月称为“菊月”。在菊花凌霜怒放的重阳节里,观赏菊花成了节日的一项主要内容。清代以后,赏菊之习更为昌盛,且不仅在九月九日,但仍然以重阳节前后最为昌盛。
所谓菊花酒,就是用菊花作为原料酿制而成的酒。《西京杂记》称:“当每年菊花盛开之时,采其茎叶,杂以黍米酿成,至来年九月九日始熟。”因为饮菊花酒同样能够达到延年益寿的目的,所以是汉代宗贵达官常饮的佳品。对此沈栓期《九日临渭亭侍宴应制得长字》一诗写道:“魏文颂菊蕊,汉武赐萸囊。……年年重九庆,日月奉天长。”
4.登高
众所周知,重阳节登高的习俗由来已久。由于重阳节在寒露节气前后,寒露节气宜人的气候又十分适合登山,慢慢的重阳节登高的习俗也成了寒露风俗。如果说白露时节天气转凉,开始出现露水,那么到了寒露,则露水增多,且气温更低。此时我国有些地区会出现霜冻,北方已呈深秋景象,白云红叶,偶见早霜,南方也秋意渐浓,蝉噤荷残。
篇19:寒露节气要如何养生
全文共 876 字
+ 加入清单寒露后,天气转凉,开始出现露水,到了寒露,则露水增多,且气温更低。那么,寒露节气要如何养生呢?下面,小编为大家介绍一下,欢迎大家阅读。
寒露养生方法二:酸味收敛第1
酸味可防止能量损失,因此酸味具有收缩和收敛的作用。在生鱼片上滴些柠檬汁后,生鱼片会变得有质感,就是酸味收敛作用的体现。在人体内,酸味通过收敛防止气机发散,防止能量的损失。
寒露养生方法一:酸、甘、润
仲秋至深秋,燥邪当令,气候干燥,人体容易缺失水分,出现皮肤干裂、皱纹增多、毛发干燥易脱落、咽喉燥痛等症状或不适。因此,秋季应多喝水,补充足够的水分,饮食以“酸、甘、润”为主,少食辛温发散之品。
中医学认为,五味中的酸、甘可化阴生津。秋季气候干燥,因此适宜多食酸、甘、润之品,如雪梨、蜂 蜜、甘蔗、牛奶、银耳、百合、莲子、核桃、花生、黑芝麻等食品,以养阴、生津、润燥,缓解人体干燥症状。
寒露养生方法三:清淡饮食更利秋
虽然秋天天气寒凉,人们更喜欢吃味厚油滑的食物,但是秋膘并不能老贴,一些清淡质软、易于消化的食物更能帮助我们的身体收敛,并能慢慢滋养五脏六腑。多食用汤类、粥类和羹类流质饮食还能帮助我们的身体缓解秋燥。
在干燥的秋天,不要担心摄入的水分过多,因为胃肠道在此时也是非常地干燥,较多的水分在进入胃肠后很快就能被人体吸收,在体内经过体液循环运转后,通过排便、排汗等排出体外。
寒露滋补养生的五款粥:
芝麻粥:芝麻50克、粳米100克,先将芝麻炒熟,研成细末,待粳米煮熟后,拌入芝麻同食。适于便秘、肺燥咳嗽、头晕目眩者食用。
胡萝卜粥:将胡萝卜用素油煸炒,加粳米100克和水煮粥。因胡萝卜中含有胡萝卜素,人体摄入后可转化为维生素A,适于皮肤干燥、口唇干裂者食用。
菊花粥:菊花60克,粳米100克,先将菊花煎汤,再同煮成粥。因其具有散风热、清肝火、明目等功效,对秋季风热型感冒、心烦咽燥、目赤肿痛等有较好的治疗功效。同时对心血管疾病也有较好的防治作用。
梨子粥:梨子2只,洗净后连皮带核切碎,加粳米100克,和水煮粥。因梨具有良好的润燥作用,用于煮粥,可作为秋令常食的保健食品。
栗子粥:栗子50克、粳米100克加水同煮成粥。因栗子具有良好的养胃健脾、补肾强筋、活血止血的作用,尤其适用于老年人腰腿酸痛、关节痛等。
篇20:2023年春运高峰期是什么时候
全文共 484 字
+ 加入清单简要回答
2023年的春运高峰期其实分为三个阶段,第1个阶段是1月7日到1月20日,也就是从春运开始一直到腊月29,此时交通流量在逐步的上升。一般到了1月19日的时候,也就是在春节的前两天,腊月28在这样的情况下可能会出现第1波高峰期。
1第2阶段
2023年春运高峰期的第2阶段,其实是1月21日到1月27日,也就是农历的大月大年三十到正月初六,一般在过年期间也就是大年三十和正月初一,是全家团圆的日子。在这个时间段车流量是比较小的,但是从大年初二开始,车流量就开始大幅度的增加,到了大年初三的时候,车流量开始达到最高峰。
2第3个阶段
2023年春运高峰期的第3个阶段,其实是1月28日到2月15日,2月15日其实是春运结束的时候。一旦春运结束之后,车流量开始慢慢的趋于平稳的状态,到最后的恢复正常的水平。其实一般车流量比较多的时候,其实是在每天上午的9:00~11:00,下午的4:00~6:00左右。
3人们在第二个阶段其实是出行的高峰期,一般在春节期间需要合理的安排,当然在春节的前两天是出行的高峰期,再加上今年的1月19日腊月二十八的时候会出现第1波高峰期,建议人们还是事先安排好。